以下文本为音频转录结果,存在一定错误,校对正在进行中。
哪些企业在引领中国经济创新
创新企业又是怎么来的
自从中国通了互联网
这两个问题一直是网络焦点
2023年底
人民大学出版社送我一本书
北大博导封凯栋的《潮起: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诞生》
回过了最近几十年的当代史
做出了值得推荐的回答
书的前言提到
1996年作者封凯栋到清华读机械工程
2000年他毕业实习
看到了赤裸裸的中国经济矛盾
一方面他的工作很好找
凭着清华的毕业证,想去大型国企
或者跨国企业的中国分支都不难
只是这些地方都缺乏创新型研究
另外一方面
多数中国企业没有核心技术
高度依赖廉价劳能力
为了赚到更多的计件工资
很多工人嫌早晨7点上班都太晚
主动6点半就要到工厂
赚每个铸铁件两毛钱的计件工资
带着毕业实习看到的社会矛盾
封凯栋开始研究社会学
观察中国企业的发展
现在他已经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副教授,到了2023年,毫无疑问已经有一批中国企业拥有了自己的创新技术
摆脱了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
但同时还有一批中国企业并没有独立创新
还是靠廉价劳动力、靠政策、靠政府推动的贷款生存
回顾过去20多年的中国当代史
也回顾20多年的人生经历
封凯栋总结了这本《潮起》
很遗憾
去年我收到书的时候
遇到很多事,没能学习
最近我刚刚读完
第一时间就给各位推荐,根据是否做出创新性研究
封凯栋做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分类
创新型企业和保守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他找的典型例子
包括华为、比亚迪、哈飞汽车、奇瑞
保守型企业他找的反面例子
是一汽红旗、上海贝尔、北汽克莱斯勒
反面例子有个共同点
几乎都是中央直管国企和欧美跨国集团的合资项目
时间回到封凯栋大学时期的2000年
大多数人恐怕不会相信这个结论,因为当时的中央国企集中了大多数的本土原创整力
外资工厂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产品
也是中国接触世界先进生产能力最直接的渠道
要说这两类的企业合作项目没有创新整理
恐怕中国就没有企业会创新了
到了封凯栋全书结稿的2023年
虽然外资企业和国家重点倾线资源的大型国企还有很高的地位
但是他举的几个反面例子也不会再有多少人质疑
至于说华为、比亚迪这些民营企业,哈飞、奇瑞这类打破政策安排强行选择创新的成功案例
显然是中国产业生机的核心动力
所以封凯栋必须搞清楚
为什么国家政策集中资源的央企和拥有最强技术起点的外资
不愿意在中国搞创新呢?
这方面他调研了很多实际例子
比如说208页提到
一汽和奥迪合作的小红旗项目完全是奥迪100平台和克莱斯勒货车发动机的拼凑
中国工程师不能研发发动机
也没有自个选用发动机
只能稍微调节相对位置
修改传统连杆
结果砸了“红旗”品牌的形象
有了现象,就要做出解释
封凯栋的观点是
外资企业主观上就不想在中国搞创新
刻意把中国工程师安排到相互不联系的技术岗位上
只负责执行总部送过来的图纸
不允许质疑
不允许大幅度的改造
而那些得到了政策倾斜的国企是客观上不愿意创新
因为当初的计划经济体制把产业切分太细,横向联系太少,通俗点说就是“条条”管的太多
不能围绕着生产单位形成有创新能力的“块”状集团
比如说311页提到
机械工业部研究发动机油泵的研究所想要和汽车厂、发动机厂合作
只能去找共同的上级协调
考虑到一汽、二汽自己也是副部级单位
这个共同的上级恐怕不在机械工业部
还要到更高的级别去找
另一个例子在通讯领域
研究射频零件最强的单位是电子工业部39所
但是21世纪应用射频元件最多的地方是原来邮电部体系下的通讯企业
这两类企业合作也需要比部级更高的单位去协调
上级没有时间协调的时候合作就会有问题
外资不想研发,负责生产的国企研发难度大
所以两方面的合资项目大多数缺乏开发能力
直到2005年之后,在本土创新企业的压力之下
他们才拖拖拉拉的建立研发中心
至于说那些主动打破中国研发生态的创新型企业,或者是体制外的民企比如说华为
或者是国家政策本来不安排做龙头企业的跨界国企比如说哈飞汽车
这些企业从一开始就不指望上级安排所有的协作
一切从头做起
反而拥有了一定的原创能力
倒逼合资项目搞研发
封凯洞认为这就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动力
另外我还要解释一下
这本书并不是完全否定计划经济时代的成就
他也并不否认外资工厂对中国追赶欧美的作用,作者认为创新型企业的人才很多来自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的研发机构
中国的本土研发能力虽然落后
但是体系完整
给创新型企业建立新的研发机构提供了资源
同时
外资企业让中国学会了面向世界市场搞大规模生产
制造有竞争力的廉价产品
也支持了研发能力的提升
大规模生产不等于研发
但如果没有市场化的大规模生产
创新就不能落地
现在的美国就有个大问题,本土的大规模生产不足,所以创新项目落地太慢了
20世纪末的中国如果完全拒绝外资进入
也很难培育出本土的创新企业
所以尽管计划经济是在一流的大型国企不搞创新
跨国企业建设的合资工厂也不搞创新
但如果完全脱离这些产业资源谈创新
中国经济也不可能实现快速产业升级
为了避免剧透
我这里不再过多引用《潮起》原书的内容了
欢迎大家去读
接下来我说几句评价,首先作者认为外资是主观上不想创新,大型国企是客观上很难创新
这是对的
但反过来说
也不能高估外资企业创新的客观性
更不能高估大型国企的主观创新动力
在这本书中
当反面典型的外资企业
比如说大众、贝尔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在全球布局中
他们也有自己的官僚主义
也有自己的生产和研发不断脱节的问题
最近几年这些老牌企业被中国竞争者赶超
证明跨国企业不仅是生产工厂拒绝研发,就算是本土总部研发效率也一般
作者用主观不想创新去解释合资项目的问题
我认为这属于用“目的论”去解释社会话题
风险很大
和大众合作红旗项目的国企是一汽集团
和贝尔、阿尔卡特合作的是邮电部
这些大型国企既然被苏联体制分配了非常具体的生产任务
基本的考核指标也是现有生产任务的完成和扩大
他们的负责人很难通过创新得到奖励,但如果创新失败多半会受到处分
所以大型国企尽管顶了一个“国”字
制度上却未必喜欢创新
越是得到政策倾斜
越是被指定生产某种重要产品,创新动力可能就越差
我的评价和作者封凯栋的观点可以总结成两张表
从第二张表来看
很有可能正是因为大型国企和老牌跨国集团有体制上的相似性
所以才能长期共同经营合资项目
才能默契的共同忽视创新
这解释了严格的苏联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
也说明大企业并不可能从内部来治愈
必须通过外部竞争淘汰
才能追求下一代的产业升级
最后作者提供的材料指出了一个有趣的事实
我这里替他总结一下
在创新方面
《潮起》这本书找了七八个反面典型
以及更多的正面典型
但是在2024年的今天
所有作为反面典型的企业
虽然市场地位不断下降
但还都维持着经营
而作为正面典型的企业
因为各种原因有好几个已经不存在了,可以想象背后还有更多的创新企业
根本就没有走到成为正面典型的阶段
就由于创新风险直接消失了
反面典型活得好好的
正面典型死亡率不低
但是中国经济还是实现了产业升级
这听起来似乎很荒谬
但这正是作者已经意识到的核心问题
淘汰性竞争是产业升级的根本
作为反面典型的那些企业没有倒台的风险
所以创新动力不足
而创新性的企业随时会消失
所以从上到下全力以赴,九死一生,最后淘汰出一个成功者
脚下踩着无数个失败的同行
也踩着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欧美跨国公司
2024年中国人均GDP1.25万美元
和西方国家,尤其是和人均8万美元的美国还有明显差距
只有持续创新,持续产业升级
中国人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潮起》这本书解释了我们刚刚经历过的中国当代史
不留情面的总结了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鼓励未来的中国企业主动应对更激烈的淘汰性竞争
这是指导未来的最好,最新的历史资料
我向每个关心产业经济的观众都推荐这本书
最后提醒各位,书名是
《潮起: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