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本为音频转录结果,存在一定错误,校对正在进行中。
1999年街头买一个打火机
价格是一块钱
25年过去了
价格还是一块钱
如果你愿意一次性网购几十个
单价可以轻松降到两三毛钱
打火机虽然是小商品
但结构并不简单
有金属外壳、有金属弹簧、有制造电火化的压电陶瓷、有液化气燃料,还有密封液化气的橡胶圈
十几种材料
二三十个零件
组合成质量可靠的打火机
平均每个零件不到一分钱
生产商居然还有得赚
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
产业迭代升级的结果
在打火机产业升级的过程里
中国人是后来者
但发挥的作用
几乎等于其他国家之和
今天我们来回顾
打火机价格挑水的历史
用液体燃料的打火机
出现在19世纪
但便携性很不好
不适应户外环境
1917年,正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人为了在战场上抽烟
用合金齿轮代替了燧石
解决了阴雨天气打火的问题
战后欧美企业开始生产民用打火机
最著名的品牌是法国的Flaminaire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美国人造出了压电陶瓷
可以不用电源制造电火花
美国人还搞定了可靠的液化气和喷嘴
打火机开始变成了我们最熟悉的样子
但当时的打火机还是昂贵的高科技产品
折算成人民币
得中国人一个月的工资
对欧美用户来说也不便宜
日本人是第一个意识到
以大多数人丢打火机的频率
没必要重视长期使用性能
还不如降低价格
造足够便宜的产品
所以日本人在吸收美国先进技术的同时
舍弃了大多数装饰部件
忽略了加气功能
推出了最早的一次性火机
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
日本企业统治世界打火机市场
1980年温州商人去日本考察
发现了一次性打火机
立刻意识到
这是符合中国工业水平的工业品
温州人拆解所有部件
进一步简化结构
甚至牺牲了一定的安全性
日本产品用金属外壳,我们就换成塑料的
出口必须使用耐热材料
我们就用最廉价的金属铝
几乎所有的零件都可以在中国采购
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组装
把打火机的价格
打到了十几块人民币
这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不便宜
但在世界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
1987年温州开设了第一家打火机厂,
1992年出货量已经达到5000万,
1994年更是猛增到3亿个,
完全占领了美国低端市场。
1994年美国开始用儿童防护法规
限制中国的打火机产业
要求廉价打火机也必须安装安全锁
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被大幅抵消
被迫从美国市场转向了欧洲市场
2001年欧盟也开始限制温州打火机,
2006年欧盟要求打火机必须
“确保至少能安全使用5年,期间提供维修零配件的服务,要么在欧盟机内设立一家维修店,要么安装安全锁。”
欧盟的限制迫使中国企业开发日韩市场
但很快日本也开始强调儿童保护问题
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让温州打火机产业无路可去
最高峰时期的两家企业到2010年
就只剩30家还在正常生产
中国打火机产业的应对是继续向内地转移、降低成本同时组织更规范的产业链
最近十几年湖南绍东已经是中国新的打火机生产基地
2007年,绍东几家打火机企业一起成立了
出口监管委员会,统一定价、规定配额、分摊保险成本
与此同时
绍东的打火机企业成立了打火机协会
整合分散的资源
研发设计模具
不断提升工艺水平
提高自动化水平
自动化设备替换人工之后
劳动力投入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产能反而提高40%
全产业内的人力成本平均到每一个打火机
成本从1分钱下降到了1.5厘
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现在绍东每年出口35亿个打火机
第一大市场是2亿多人的尼日利亚
反过来说国内零售的每一个打火机
都有几十亿第三世界的订单
一起平摊研发成本
一起享受自动化的效率
所以在全社会通胀的背景下
打火机能做到几十年都是一块钱
和绿皮火车的票价一样
成了中国人怀旧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