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本为音频转录结果,存在一定错误,校对正在进行中。
一场游戏直播,有64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关注度是乒乓球世锦赛的100倍,
这就是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
一个全球关注的赛事,
去年韩国赛区夺冠很正常,
因为之前13届比赛,
除了第一年S1瑞典Fnatic拿到了一次冠军,
接下来12届冠军全都被中韩两个赛区包了,
而今年总决赛又是中韩对战。
为什么中韩两国的英雄联盟水平全球独一档呢?
今天就要来聊一聊我最爱玩的游戏——英雄联盟。
任何赛事想要出成绩,
有两个关键要素,人和钱。
对英雄联盟来说,
所谓人就是愿意花大量时间泡在键盘上的“网瘾少年”,
没有大量的深度玩家基础,
肯定挖掘不出少数天赋选手。
一个国家教育压力越大,
网瘾少年就会越多
因为世界上最让人上瘾的东西就是其他人,就是社交。
中韩两国有一个共同特征——“全民性应试文化”。
从幼儿园开始,
接下来的十几年教育只有一个目标,
那就是高考。
应试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每个人单打独斗的任务,
但我们人类作为社会动物与同伴合作完成目标的行为已经刻入了基因。
现代社会的青少年一般通过团队体育来满足与他人协作的需求,
但是当教育退化成应试培训,
并占据了生活中绝大多数时间后,
寻求合作的场景就在生活中消失了。
中韩两国高中生的每周平均学习时长在70个小时左右,
课余时间碎片化,想要找到与同龄人合作的场景就只能在虚拟世界中弥补。
这时候每局快速匹配的MOBA类竞技游戏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年我读高中的时候,
男同桌都能趁着午休时间去黑网吧开上两局,
没想到现在我也成了英雄联盟的老玩家了。
当然电子游戏不止英雄联盟这一种。
但比如说,
探索成长类的RPG游戏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积累,
《黑神话》走完一遍剧情都要二三十个小时,
像我和马督工这种不会玩的,两个小时连第一关的BOSS都打不过。
对于学生来说,
这类游戏太过奢侈。
教育压力较小的地区有更多线下的社交活动,
给学生提供了与其他人连接的机会。
比如说欧美国家,
美国只有1500万高中生,
参加体育运动的就有800多万。
仅橄榄球一个项目,
就吸引了100多万高中生。
除了中国人理解大众运动外,
户外田径以及摔跤这些小众项目在美国也有超过10万的高中生参加,
甚至钓鱼项目都有高中生联赛,
在美国的37个州举行。
体育运动提供了娱乐和社交的机会,
所以尽管欧美学生的自由时间更多,
用在电子游戏上的时间反而少了,
更不容易沉迷。
中韩玩家每周平均在线时长是25-26小时,
欧美玩家平均时长只有17-20小时,
网瘾程度就有明显的差距。
除了人之外,
竞技比赛的另一个要素就是钱。
就算是天才选手,
也要有人投资,
才能接受稳定的训练,
才有可预期的未来安心打比赛。
2018年以前,
英雄联盟的冠军几乎被韩国垄断,
不是因为中国打游戏的人少,
而是钱投的不够多。
早期比赛阶段,
中韩两方的战斗画风和现在完全不同
特别是S3、S4时期,
经常是皇族大战SK Telecom、OMG大战三星。
从对比上来看,
就是中国网吧非主流大战韩国财阀巨头。
2013年的秋天,
皇族战队5个17、8岁的少年前往洛杉矶的英雄联盟总决赛现场,
与SKT进行最后决战,
结果被零封输掉比赛,
国内粉丝一片谩骂。现在回看,
SKT有专业教练做战术指导,
从英雄选择、战术运营上全方位碾压,
还在赛场上打出了超前的分推体系和换线战术。
而再看皇族,
5个少年只是爱好者,
从没有人告诉他们该怎么设计战术,
这本来就是一场机会渺茫的对抗。
中国当年也有企业赞助的战队LGD,
很多人以为“老干爹”是LGD的绰号,
没想到真的是赞助商“贵州老干爹食品有限公司”的缩写。
听到这个有些山寨的名字,
也不意外直到今天它的企业性质还是小微企业。
这说明,
当年的中国英雄联盟俱乐部拉赞助还像是大学社团一样,
主要靠网瘾少年的爱好,
用爱发电出成绩。
2017年前后,
中国资本开始支持路LOL
微博花1.6亿从苏宁手上买战队,
淘宝花4800万签约电竞选手JackeyLove。
资本当然不会做亏本生意,
企业花钱买的就是LOL的广告效应,
是无数学生的青春回忆。
可以说职业战队的钱,也来自中应试教育为路阿路制造的巨大群众基础
2017年,
英雄联盟中国赛区LPL直播量突破了100亿,
这才有了淘宝、微博、京东以及今年进入决赛的Bilibili战队。
有了资本支持,
短短几年时间,
中国LOL电竞水平就超越了爱好者自发组成的草台班子。
2018年后,
中国赛区的iG、Funplus以及EDG分别拿下了三场全球总决赛冠军.
2022年,
这些网瘾少年甚至成为官方认可的职业运动员,
参加亚运会为国争光。
11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全华班终于又在全球总决赛上迎来了当年的老对手SKT。
我只想最后说一句,BLG,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