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本为音频转录结果,存在一定错误,校对正在进行中。
超一线,新一线,准一线。为了房价,为了和“一线”这个词沾边,房地产商设计的城市等级越来越多。但是在达美乐眼里,中国城市只分为两种:一种是送外卖的,另外一种是不送外卖的。
达美乐是全球第一的披萨品牌,用口味征服了特朗普,成为白宫宴会的主菜。达美乐还用财务指标征服了巴菲特,刚刚被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了5.5亿美元的股票。达美乐能横扫世界,靠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一句口号:“30分钟必达,否则免费”,保证消费者在家吃到状态最好的新鲜披萨,也保证消费者能快速满足食欲。可以说,达美乐的核心业务不是做披萨,而是送披萨。在全世界,达美乐的门店选址、装修都只考虑外卖方便,堂食的店铺里最多象征性的设几个座位。
2012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见过无人机,英国达美乐就开始尝试用无人机送餐;2014年,微信支付功能刚上线几个月,达美乐就已经推出了APP,为消费者提供外送追踪服务;2016年,中国的人工外卖服务刚刚起步,达美乐就研制了第一代自动配菜送餐车。为了快速送货,达美乐公司里有一半以上的员工从事技术开发。达美乐的领导人帕特里克调侃说,“达美乐是披萨公司,但更是运输公司、科技公司。”
但是,在2024年,在外卖行业最发达的中国,达美乐的外卖业务却开始收缩了。2020年以前,中国达美乐和其他国家达美乐一样专注于外卖业务,餐饮配送业务长年占比不低于70%,但随后两年,这个数字急剧下降。2023年占比降到64%,2024年配送业务就只剩下46%了,这说明达美乐的中国,已经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业务来自堂食,甚至在很多中国城市的门店直接关掉了外卖服务,连美团配送都不支持。
全世界最著名的外卖快餐品牌到了中国反而不送外卖,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一件事不是每个中国消费者都能意识到达美乐开始不送外卖了。前两天我跟马督工说中国达美乐现在外卖业务只有一半不到,他很震惊。因为他是达美乐的信徒,几乎每周都要点达美乐的外卖,从市中心搬到了郊区,始终都住在达美乐送餐的半径以内。他还很兴奋的跟我说,达美乐送餐服务从晚上10点钟延长到了晚上12点,外卖业务不像是收缩,倒像是扩张了。
这是因为马督工住在上海。他不知道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城市圈以外,所有的中国门店都不配送外卖。在达美乐眼里,中国城市只分两种:第一类是北京上海,第二类是“新兴市场”。这是我从达美乐官网发下来的城市数据,你可以看看你的家乡在达美乐眼里属于哪一类城市呢?
达美乐1997年进入中国,第一步主要是开发京沪市场,2017年才做到百家门店,其中有两家就覆盖了马督工的活动空间。那种业务占比下降,不是因为原来的市场减少了外卖业务,而是这两年达美乐在其他城市快速扩张,但新兴市场的门店里都不配送外卖了。
今年达美乐突破了1000家门店,新增的门店73%都在京沪以外的新市场,新增市场带来的收益占据了达美乐总收益的61%,是盈利的主要部分。所以在不同的中国城市,达美乐的形象完全不同。对京沪居民来说达美乐是随叫随到的日常快餐,而在其他城市,达美乐是美国总统同款的网红西餐。
为什么达美乐要把中国分为两个市场呢?因为在不同的城市中国人的时间价格不一样。再具体一点说,京沪的时间和其他地方的时间价格不一样。在一线城市圈,生活节奏快、外卖需求高已经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时间就是金钱,哪怕是十几分钟的时间差,也可能直接决定一个外卖品牌的竞争力。所以披萨这类分享型餐品的服务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办公室中多人用餐的场景,满足消费者对“30分钟必达”的期待。所以北京上海门店选址靠近写字楼,门店装修普通,线下堂食也不留几个座位,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不需要等待、不需要装饰的服务。
但这种模式在京沪之外完全行不通,其他城市的写字楼数量远少于一线城市,分享型的披萨在这些地区并不是以效率为导向的工具型消费,而是带有某种社交属性的“仪式化消费”。比如一家人周末在商场里聚餐、情侣打卡一家装修精致餐厅,拍照发朋友圈。这些场景显然并不需要达美乐30分钟配送保证,于是在这些城市中,达美乐被塑造成了一个适合聚会打卡的“轻奢餐厅”,品牌定位自然发生了转移。
在长沙、武汉这类城市里,达美乐的门店通常是开在商场里,门店的装修也与商圈对标。2023年12月24日,达美乐西安首店开业,万众排队。明明点的是“下午茶”,排完队吃到嘴里就已经成了宵夜,还创造了单日销量破32万的全球销售纪录。对于西安人来说,达美乐的定位不是日常的快餐,而是周末聚餐打卡的网红餐厅。
因为定位不同,在京沪之外,达美乐的选址、门店设计都不再依照外卖配送为导向。为了不影响“30分钟必达”的品牌定位,这些门店自然取消了外卖服务。美国五角大楼附近有一家达美乐,如果这家达美乐的订单数暴增,就意味着世界要有大事要发生。比如莱文斯基丑闻曝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前一天,这家店的披萨订单都会暴涨,这就是达美乐指数。因为每次要干预世界局势,乌角大楼和白宫都要加班,提高了时间成本,必须点点外卖填饱肚子。
达美乐到了中国也要测量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只是中国的官方机构都有自己的食堂,出了大事也不需要点外卖。所以在中国,达美乐指数体现为不同城市的区别化营销策略。房地产商为了抬价可能说谎,每天都会算账的快餐店可不会说谎。
达美乐指数证明,中国只有京沪两个超级城市,其他城市都缺乏总部经济,没有足够多的白领消费力。如果有第三个中国城市想和京沪站在一起,最好先说服达美乐公司来开100家只送外卖的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