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本为音频转录结果,存在一定错误,校对正在进行中。
中国新能源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扩张,世界上却还有差不多7亿人没通电。家里没有电子产品,没有灯,没有自来水,甚至南非这种工业相对较发达的地区一年300多天都会轮流停电。
中国人早就习惯了电力无处不在。从家庭生活到工业生产,电力驱动着一切。但其实中国人不缺电的日子也没过几天,本期我们就来讲讲中国人是怎么消灭黑暗的。
从工业革命开始,蒸汽机改变了人类,从给青蛙腿放电到电灯泡的出现,电力从贵族的玩具
普及了城市中心的富裕家庭和商业场所。但大多数电力系统都是孤立的、规模小的直流电,特斯拉给电气化注入了新buff。
1893年世博会,交流电一次点亮了90000盏灯泡,会场耀眼如白昼,那一刻人类不在“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日落后的黑暗时间被点亮,每天可以工作的时间多了三分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照明就没有现代资本主义。稳定的直流电出现宣告人类的电气化时代到来,电话、电报、电车......人类沟通交流和出行方式因为电的到来破除了物理环境的阻隔。
电力传输和应用的成功使电力取代了蒸汽动力,电力很快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能源,变成了构建工业体系的基础。列宁就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加全俄电气化。
前几期节目我们就讲过孟加拉纺织业。2023年,孟加拉国出口了470亿美元的衣服,但是没有中电集团帮孟加拉建风电站、援助火电站,达卡政府甚至无法点亮达卡,更别说赶人进厂,出口创汇了。
但中国人解决停电到现在也没几年。最早在中国这片土地完电的是英国人,在上海公共租界里点过电灯,目的是炫耀。后来李鸿章为了讨好慈禧,也在仪鸾殿点过灯。辛亥革命前中国共有80座电厂,看起来不少,其实一个机组就是一个厂,这就是民国电力的全部家当。这些电力也仅仅普及了部分租界,普通老百姓还是煤油灯、菜油灯。
这一阶段电力主要特征,一是电力并不服务普通人,电力为殖民主义服务;二是“三小三集中”,大电厂不是没有,比如吉林小丰满水电站为日本殖民东北服务;三是一半的电力是外国的,技术自主更是不要说。
建国后中苏密月期,我们完成了火电的自主化,前30年中国在城市普及了电力,为工厂和矿山提供了强大动力,这是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决定因素。
那农村呢,该如何点亮农村?物质是绝对不足的,要先解决思想。赤脚老师摸黑教孩子们什么是安培,什么是瓦特,在刘慈欣的乡村教室里,外星人点了个油灯,在黑灯瞎火的地方考农村孩子牛顿三定律,用来评估星球的文明标准是否及格,不合格就毁灭地球。然而就是这样的教育先行,为点亮半个亚洲打好了思想基础。
一个孩子在灯光上受教育的重要性是几代人的努力,个人命运也映衬着民族的命运乃至一个星球的命运。
后来我们持续进行着电力改革,建立了国电、南电两大电网,建立了特高压输电系统,建立了西电东熟、三峡大坝,中国人先从茅草屋烧灯油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现在高压塔遍布崇山峻岭,我们身体力行地实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但中国人之外,全球还有近7亿人口生活在无电力地区,十几亿人缺电。其中七成在非洲,大部分又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殖民主义时代,这片地区被称为黑暗之心。
我最近看了一个故事。一个叫李霞的东北姐姐在深圳创业,目标是出海点亮非洲。她曾穿越非洲,路上被卷入索马里内战,对非洲生态有了清晰认知。她给非洲人的照明成本算了一笔账,煤油灯是一美元一个月,但非洲人没办法存钱,5美元就是一笔巨款,所以5美元以上的产品在非洲没有市场。
在调研基础上,她做了一个产品,蜡烛消灭者——Candle Killer,实际就是个太阳能灯。但还有个问题,为何出海去非洲呢?李霞认为非洲几亿人缺乏基本服务,是个刚需蓝海,商业闭环成立,市场巨大。
......就是12亿未被满足的刚性需求。所以我们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不能绑架消费者,就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最终就是消费者只为产生的价值买单。
新问题就是产品怎么做以及在非洲怎么普及。
李霞调研的路上试过搓牛粪,削过树枝剪木条,目的就是让产品就地取材、简易安装。这个蜡烛消灭者7、8年间就迭代了4个版本,现在成品就9个部件,其中只有一个螺丝。李霞团队还参考了木工榫卯术,用卡扣结构做稳定的结构,方便维修和拆卸,灯可以挂可乐瓶上晒太阳充电。
于是如同70年前的中国,非洲的黑夜被缩短了,一切都将发生改变。李霞告诉记者,一个肯尼亚妈妈在太阳落山后学会了编辫子,每月可多赚60块人民币,这笔钱可以给孩子买奶粉了。李霞说这是母亲之间的互助,也是她在非洲坚持的理由,这就是工业化对社会的最初改变。
光不再缺席后,女性的就业率、村落安全度、个体生活方式都会被点亮。过去15年,李霞团队和合作伙伴带着Candle Killer去了66个国家,覆盖了超过783万个家庭,超过5487万人消灭了黑暗。
李霞的产品还有别的,比如太阳能直流化家电。未来非洲人哪怕没有电网,也可以用电池驱动大部分电器,替代掉常见的柴油化动机,毕竟柴油也不便宜嘛。
李霞的产品还获得世界银行“点亮全球”项目的认证,原因是有机会帮非洲建立新型能源机构,跨过火电,用太阳能弯道超车。
还有教育问题。李霞在产品上加了一个显示屏,打通了数字号传播最后一公里。这样就和当年的赤脚老师一样,不通电地区的孩子拥有同样的知识,获得公平的基础教育。
李霞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是首位获得施瓦布基金会“社会企业家奖”的中国女性,得到了世界银行、联合国还有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认可,原因是中国人在非洲消灭黑暗,还消灭污染,以修代换,以电灯代油。截止到2023年,李霞为6个国家和地区减碳排670万吨。
这期结尾就不上价值了,用李霞自己话来做总结:我自己就出生金字塔底层,我是他们的一员,对于他们的苦难,我感同身受。我希望他们有机会改变,哪怕我的出现是让他们看到改变的希望,希望大家相信光的力量。
真正进军非洲,既要赚钱,更要在当地建立一套现代生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信产品能敲动最黑暗的市场,没有万事俱备和成熟基建,也能创造基础需求,满足人类的美好向往。
李霞只是中企出海的缩影,很多企业也像李霞一样,给非洲这片土地带来了电、港口、铁路、防雨防虫的房屋,还有过去几十年的医务人员。我们这颗小小星球,因为这些人彼此点亮,才变得温暖而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