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本为音频转录结果,存在一定错误,校对正在进行中。
大家好,欢迎收看55期讲点黑话。
近期不少自媒体都转播了一条新闻。
说知名手机品牌VIVO,
在印度以得利官方进行了一场激励的暗斗。
在自媒体描述当中,
VIVO成功地将大约7000亿印度卢比,约合600亿人民币的资金汇出了境,
保住了企业之前在印度的盈利,
让企图“收割”下的印度官方空欢喜了一场,
进而恼羞成怒,
但又无可奈何。
总之,在这些自媒体口中,
VIVO似乎用巧计大胜了不怀好意的印度政府,
打破了“印度赚钱
印度花”的定律,
给之前在印度屡屡吃亏之别的中企,
大出了一口恶气。
实际情况是不是这么戏剧化、网文化,
于是我们做了一点调查。
首先可以证实,
“7000亿卢比”“汇出印度”
这些都确实存在,
不是国内媒体夸张编造的,
并且来源也相当可靠,
源头来自印度官方执法机构向当地法院提交的正式起诉文件。
实际上,报告在今年2月就公开了,但直到九、十月份印度才有媒体注意到了情况,
发布了相关消息。
中文媒体应该是看到这些新闻后再加工转述的。
但找到新闻源头后,
我们又发现,这其实是一起“旧闻”,
只是因为印度司法程序一贯极其漫长拖沓,
最近又有了一些“新进展”而已。
事件实际起源于2022年,
当年7月,
印度联邦政府的“执法局”高调宣布它发现了VIVO集团印度分部的大规模“洗钱”行动。
印度执法局名字听上去来头极大,
不过它其实是印度财政部税务局下属的执法机构,主要任务是反洗钱和执行印度《外汇管理法》。
这家印度官方机构当时指控VIVO为了避免在印度交税,
在2017年到2021年间将6247.6亿卢比的营业收入汇到了印度境外,
而在同一时期,
VIVO在印度的总销售金额,
大约是1.25万亿卢比,
也就是汇走了一半左右。
印度执法局认为VIVO这么做
违反了印度的《外汇管理法》
并且还是做假账和逃税。
为此,
它在遍及印度全国的突袭行动中,
冻结了VIVO集团实控的119个账户,
超过了46.5亿卢比和大约两公斤的金条。
被打击的不只是VIVO。
22年初,
印度政府同样以违反《外汇管理法》和逃税为由,
对小米集团罚款65.3亿卢比,
并且另外冻结了小米在印度银行账户上的555亿卢比,
约合48亿人民币。
当时小米的遭遇
曾在中国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可能因为不是第一个,VIVO在印度遭到“抄家”新闻热度远不如小米事件。
但这几件事在长期关注中印关系以及贸易投资的人群当中,
其实相当有名,
被认为是印度政府在全面禁止中国手机APP后,
又一波对中企重拳出击的高潮。
这里顺便说一下,
不知为何,
中文网络去年出现了一波传言,
声称印度政府出于各种考虑在去年10月取消了对小米的罚款和资金冻结。
这个传言流传很广,
现在搜索“小米+印度罚款”,排在前列的回答很多都说“小米赢了”。
但这是一条假新闻,
不仅在印度官方机构网站和媒体上都找不到信源,
并且根据小米公司最新的24年中期财务报告,
在“或有负债”项目下
它仍然有460多亿卢比,折合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受到印度官方的限制,
这显然就是那笔被冻结的资金。
翻阅小米22年至今的所有财报,
这个“受限资金”规模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至于所谓的“退还罚款”
更是找不到任何依据
小米公司在年报中也承认
案件还在听证阶段,
什么时候能了结不知道,
结果也不确定。
但又宣称,自己有信心抗辩成功,
所以没有拨付坏账准备金,
财报上没有直接反映出这个隐患,
但问题肯定还在。
如果看被查抄、冻结的资金,
VIVO远没有小米多,
几乎少了一个数量级,
不过,印度官方对它的态度更加强硬。
去年10月,
印度执法局下令逮捕了VIVO印度的4名雇员,
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公民。
12月又正式以“洗钱”罪名起诉VIVO印度。
然后就是今年在起诉中,
又追加了内容。
刚才提到过22年事件爆发时,
印度指控VIVO“洗钱”的规模还是6200多亿卢比,
今年2月份补充指控后
增加到了“超过7000亿卢比”,
也就是节目开头提到的数字。
从目前迹象看印度官方对VIVO颇有穷追猛打的意思。
根据已经对外公开的调查内容,印度执法局宣称VIVO印度在“为进口商品付款的幌子下”把相当于总营收一半左右的资金转移去了海外贸易公司,在这些公司当中,有很多是由VIVO中国总部直接控制的。
对此VIVO并没有直接否认上述公司属于自己,
但强调这些交易都是真实合理的,
属于企业正当经营权的范畴。
VIVO印度的主业是生产并销售手机,
它在印度拥有产量很大的组装工厂,
但是手机产业链很长,
VIVO只是下游中端厂家,
大部分元器件都要向上游供应商采购,
其中很多并不在印度生产,
所以要进口。
到这里还是没有争议的
不管怎么说,
印度官方不可能要求VIVO凭空变出零配件。
但VIVO和印度官方的核心分歧在于印度认为VIVO印度并没有向真实的供应商直接付款,
大部分钱都给了VIVO集团实际控制的海外子公司,
让它们再转几道手。
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些设在低税率地区的公司虚报价格和费用项目把VIVO印度的利润转移走了,
从而达到在印度逃税的目的。
坦率地说,
企业利用内部交易或者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的情况确实很常见,
VIVO有没有这么做很不好说。
但这种情况之所以常见就是因为在实务当中非常难以确认是否违法,
各国各地区的法律最多只能要求与关联企业或个人交易后应当披露信息,
但无法一刀切完全禁止关联交易。
对于具体交易到底合不合理,
基本不可能做到全面监督。
如果每笔生意都要先报告政府部门一一审核批准,
那企业就根本没有独立经营权了。
如果涉及到跨国企业、跨境交易,
要分析确定就更加困难了。
为了吸引投资,
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此都是采取默许态度,
哪怕吃亏也当千金市骨算了。
举例来说,
我们节目几次提到过苹果、谷歌等许多跨国企业多年来都习惯把整个欧盟乃至更多地区的盈利通过内部关联交易集中到位于爱尔兰的子公司,以便利用爱尔兰的优惠政策避税。
这种做法早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明牌”了,但欧盟、美国等在法律上还是一直无可奈何。
中国近年这方面的公开讨论不多。
但早年对跨国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利润或者集团内部贸易时故意高买低卖也有过激烈争论,
到底要不要强行干预。
不过最后实际结果还是“一动不如一静”
但印度在这方面却是“法律极其完善”,
还有一部极为严格的《外汇管理法》
理论上所有的“印度居民”包括VIVO印度、小米印度的一些外资公司都有义务向印度官方全面申报所有外汇收入并且在指定时间内把所有外汇汇入印度境内。
需要进口时同样需要极详尽的报告、交易背景和细节,稍有遗漏或者隐瞒,就有了充足的拿捏理由。
小米和VIVO的麻烦都是沾到了印度《外汇管理法》的蛛网。
根据媒体报道,小米受到的指控是"伪报特许权使用费",
尽管小米声辩称它是通过印度央行批准的合法渠道付款,其中84%还是转付给美国高通的专利和特许权使用费显而易见是合理支出。
但印度执法局却认为这属于“进口软件”,小米不但要为此补交关税和罚金,
还要因为隐瞒外汇真实用途另外接受罚款。
小米如果官司失利,
460亿卢比全部或者大部分被没收,那么在印度的10年经营就等于完全白干,
甚至还要倒贴。
到去年为止小米印度的累计账面净利率也只有200多亿卢比。
而VIVO案,印度官方的理由和逻辑同样很强大。
那些交易是否真实或者合理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VIVO印度在申请资金跨境时没有向官方清楚交代它的交易对象和自己有密切的关联,
有共同的实控人,于是就违法了。
根据印度《外汇管理法》,对违法者最高可以处以涉案金额三倍的罚款并另外没收全部财产。
据印度媒体引述,印度执法局认为VIVO的“犯罪所得”大约为2024亿卢比,这个数字似乎带有某种讽刺意味。
并且在与VIVO印度的总营收比较后,
很可能是印度官方对VIVO印度这些年收益的大致估值,
这也与小米印度案情况类似。
开篇说过,一些自媒体认为VIVO是见到了小米的遭遇后主动把大部分的资金提前转出了印度,所以现在进退比较灵活。
即便输了官司,
印度也很难抓到执行标的。
但前面已经解释清楚,
VIVO转出印度的7000亿卢比至少有6200亿是在22年以前,
那时小米印度案都还没有爆发,
这些资金大部分应该就是正常的采购费用,
这点甚至连印度执法局也不完全否认。
同时VIVO在印度的投资力度其实很大。
它在印度的主要工厂位于北方邦,
第一期就占地50英亩,
2018年,
VIVO又在附近收购了169英亩土地,
投资400亿卢比,建立了规模更大、设备更先进的第二工厂。
也就是说,
除了已经被印度冻结的几十亿卢比存款,
VIVO在印度至少还有价值几百亿卢比的固定投资,
这些根本跑不了。
虽然有报道称VIVO正在与印度商业巨头塔塔集团谈判,
考虑出售印度工厂的部分股权。
但即使交易成功,
经验丰富的印度当局也不会在官司的了结前让VIVO把相关资金转移出境。
更不用说22年以后VIVO继续在印度经营,
并且这两年业绩相当不错。
今年三季度,
它首次超过了三星和小米,
成为印度最畅销的智能手机品牌,
市场份额接近20%,
账面上应当盈利可观,
一旦要执行罚没这些利润甚至营收同样都是印度官方可以轻而易举下手的目标。
所以VIVO在印度的真实处境并不比小米好,
同样都是随时可能正式炸出一个财务大雷。
辛苦经营多年却可能一夕被罚个精光,
意外风险这么大,
VIVO小米以及其他一些中企却始终不愿离开印度,
继续在印度深耕。
这在国内网上引发了不少讽刺和不解。
其实他们这么做的缘故并不复杂。
首先是因为他们在中印关系还比较好时兴冲冲抢先登陆进行了大笔投资,
到如今沉没成本已经很大,
像自营工厂这类重资产现在要脱手都不容易,
只能坚持经营下去。
其次,
印度经济体量在全球也算很大,
还是极少数还保持着较快增长的大型经济体。
拿智能手机来说,
单说数量已经是全球第四或者第三大市场了,
打入并在印度市场领先,
对企业“讲故事”提高估值还是有帮助的。
同时,
印度本土企业技术实力薄弱,
无法和外国品牌正面竞争。
根据最新统计,
印度智能手机前五大品牌全部都是外资,其中有四个来自中国。
这也很吸引到处寻找蓝海的中国企业。
过去几十年,
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使得跨国企业在心态上普遍相信各国各地区一旦“开放”,
对外资即便不给“特权”也不会故意恶整
免得坏了名声,
吓跑了其他人。
中企作为后来者更缺乏实践,
喜欢套用国内经验,
去研判海外市场环境。
以投资印度来说,
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商业精英也更看重打入印度市场后的收益,
但对印度的国情特殊性、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往的事先研究恐怕很少,
等到已经过河,
再想撤退就不容易了。
如果要勉强安慰一下,
印度折腾外资是“传统”
并不只是中印关系近几年急转直下才彻底拿中资开刀,
甚至可以说,哪怕中印关系一直融洽,
小米、VIVO等被印度税务、海关或者其他什么部门找茬大概也是早晚的事情。
印度在90年代启动经济改革时就宣称要学习“东亚经验”,
莫迪率领人民党上台后
更是把“市场自由化”
“吸引外资”“产业升级”
作为自己重要的经济纲领。
有人可能奇怪为什么印度一方面要学东亚经验发展制造业,
一方面还是不断用一些外界看起来稀奇古怪的理由用力折腾外资。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我们暂时先提出两个解释:
一是印度虽然提出要学习东亚模式吸引外资,
但印度社会对外资尤其是深入本土、投资实业的外资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再一次让印度全境沦为殖民地的就是一开始以“商人”面目出现的东印度公司,而入侵印度的最初一批据点也是以“开展贸易”为名建立的“商战”。
虽然已经过去很久
但印度因此对外资产生的“PTSD”还是没有完全治愈好。
防范外资对印度的深层渗透,避免他们尾大不掉仍然是印度主流社会不言而喻的共识。
另一方面,
印度又自认是大国,
从人口体量和国土面积上看也确实是大国,
所以印度又有全世界很少几个国家才有的大国雄心或者说野心
其中之一就是印度在各项产业上也有着强烈的“国产化”意愿
不愿意始终做别人的倾销市场,
但它的技术和管理底蕴薄弱,
主持者因为政治上的需要又往往要求在短期内就可以看到明显效果,
所以印度政界、商界往往都希望通过向外资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向印度传授技术和经验然后就可以取而代之。
在这一过程中,印度往往急切到甚至不愿意让外资先获得恰当利润,
生怕他们收回了成本就能“断尾”逃跑。
比如印度官方就一再向小米、VIVO等外资手机厂商施压,
先是希望这些品牌在印度实现“管理层本地化”,
然后又要求外资手机品牌必须招募印度分销商,
向他们传授渠道建设经验,
最后是制定产品本地化生产比例,
真正实现“印度手机印度造”。
甚至可以怀疑能不能为“印度制造”老实出力,出多少力会是印度官方最后决定如何处置小米、VIVO案的关键因素。
公平说,这些做法从欧美老牌发达国家到东亚几个高速发展过的经济体从前也不是没有干过。
但区别在于前者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利诱为主,
让资本主义“为了利润可以卖绞索”的规律自然发挥作用。
而印度更喜欢使用大棒,强迫外资低头,这在国内政治上很容易得分,但在外部眼中就写的相当蛮横,甚至“不讲理”了。
商人的胆子是最大的,为了利润他们可以践踏一切法律和道德;但商人的胆子又是很小的,对于前景极不确定的风险,他们往往会变成铁公鸡,任凭如何劝说也一毛不拔。
印度对VIVO的打击和施压,对本国相关产业的扶持应该说相当成功。
无论是VIVO、小米还是其他外国品牌都只能按照印度官方的指示起舞。
根据印度政府统计的贸易数据显示,
印度的首季出口额在2017年到2018财年还只有3亿美元,
但到2022-23财年
已经飙升到了110亿美元。
在同一时期内,手机进口则从36亿美元下降到了16亿美元。
只看手机这一个行业,
印度政府的策略显然大获成功。
但还是同一时期,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却几乎没有明显变化,甚至还略微下降了一点。
劳动人口、进出口数据情况也类似。
制造业岗位占全部劳动岗位的比例不升反降,
货物贸易继续长年保持巨额逆差,
这与东亚甚至欧美在早期增长阶段的情况都明显不同。
显然,印度手机产业的成功只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孤例
但“印度制造”政策的整体效果就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了,
至少大多数制造业,
并没有得到明显好处。
而东亚、欧美在增长高速期,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扩散都是非常快的。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印度政府对包括中企在内的外资屡屡“关门打狗”的做法是不是影响到了其他原来可能会在印度投资的外资意愿,结果虽然摘下了一个果实但却丢掉了更多。
带着这个怀疑,再回头审视数据,就会又有一些发现。
只看表面金额,
印度近年吸收的外资FDI可以说成绩非常喜人。
根据印度工业和国内贸易促进部的数据,
从2000年到2023年,
印度FDI增长了大约20倍,
累计已达6950亿美元。
联合国贸发会的数字
虽然比印度自己的统计低一些,
但也有5000亿左右。
不过,继续细分投资类型,
对印度投资大多数都是股权、债权形式,
也就是收购印度现有企业的部分股权,或者向他们借款,又或者在印度的证券市场上买入股票或债券。
像今年4月到6月流入印度的FDI是225亿美元,
其中股权投资就占了162亿,
而公认对本地技术和管理推动作用最强,并且也最为稳定,几乎不会因为抽回投资造成经济风险的实业投资比例反而不高。
2022年印度收到的“绿地投资”建议,也就是全新项目投资一共也就1008个,
其中工业投资提案更少。
至于这些项目从意向到最后成功落地的比例,印度官方没有给出数据,但恐怕不会太好看。
举例来说,
印度半官方的贸易促进会网站上,
宣布最大宗的绿地投资,也是最大的工业投资提案,还是22年富士康宣布计划在印度投资190亿美元,建设芯片厂。
但我们都知道,这个提案落地执行的可能性几乎已经可以结零了。
近几年,
中国制造业会不会大量外移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好几个国家被提出是下一个“世界车间”“世界工厂”的候选国,
从基础的人口体量上看,
其中最有资格甚至唯一有可能单独替代中国的就是印度。
但印度对先期外资起的态度却是它争夺这一可能的绊脚石。
很难想象,
印度能如当年东亚那样充分利用外资带来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鲇鱼效应”,
弥补自身弱点,迅速把制造业做大做强。
几亿、几十亿的罚款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可能重如泰山,但对于14亿人口的印度来说实际轻如鸿毛
命运的馈赠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也许就是小米、VIVO在印度“牺牲”的价值吧。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收看,我是不讲废话的黑岛,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