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苏州连续发生特大车祸,从画面上看,近百辆汽车撞在一起,甚至到场维护秩序的交警也被后续车辆撞倒。正好,我们办公室有一位资深同事在苏州生活,还曾经在苏州交通设计院工作。我们让他谈谈看法。
准确地说,我在苏州交通设计院和苏州市政设计院都工作过,但我分享的经验,很大程度上在我的专业之外。这次出事的主要高架路段,也是我也经常走的地方,但我还想结合其他城市的共同问题,谈谈苏州的车祸。
这次连环大车祸的直接原因,是气温下降,雨夹雪制造了路面冰层。而苏州司机不适结冰路面,普遍误判了刹车距离,所以撞到一起。
2005年或者2006年,苏州有过一次类似的冰雪天气,全城路面结冰,公交司机不敢开车,大多数人走路上班,往往迟到两三个小时。当时我就发现,苏州同事不知道怎样在冰雪上走路,走几步就摔倒。晚上回家我听说,医院急诊室和骨科都已经忙不过来了,被迫从其他科借医生护士来帮忙。
十几年时间过去了,当年走路上班的苏州人,现在大多数都买得起汽车,所以走路摔倒变成了高架桥上撞车;骨科大夫紧缺,变成了交警上路被撞,看起来很合理。
但这里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是人摔跤只摔自己,车出问题,是上百辆车相互撞。我估计国内汽车评测媒体和保险公司的技术人员已经都挤到苏州了,对着上百辆车的样本统计碰撞安全性,能出几十篇爆款文章。这说明平均车距很小,司机没有时间刹车,所以在碰护栏之前,先撞成了碰碰车。
这也一点不意外,因为苏州内环和中环拥堵是常态,尤其是靠近东边工业园区和西面新区的高架,工作日两次高峰期,就没有不堵的可能。稍微下点雨,开上中环东线,就能看到导航地图上全程红色,根本没有刹车安全距离。南方司机加上永远密集的车流,这才是苏州高架车祸的核心原因。就算今天下雪不出问题,下次降温也得出事。
但苏州作为中国GDP排名第六的城市,本来是有办法解决拥堵问题的。去年苏州gdp差不多2.5万亿,前面只有京沪广深和重庆,比另一个直辖市天津多了7000多亿。苏州市区常态化堵车,下雪就容易搞超级车祸,说明交通设施的建设体制有问题。
首先,苏州除了古城区外,对车辆通行没有任何限制,随便通过,随便上牌。所以随着经济增长,苏州机动车数量爆炸,现在已经是540万辆,连苏E的号码都不够用,不得不把 “苏U”号码也用起来。和苏州相比,天津、广州、深圳的机动车数量都是400万上下。如果用本地汽车数量排名,苏州排在全国第四或者第五的位置,比GDP排名还高,只有北京、成都、重庆、上海排在前面。
但是,北京、成都、重庆的辖区面积都远远大于苏州,车辆密度肯定更小。上海虽然比苏州小一点,牌照是拍卖制,要想高峰期穿过城区,就要给上海交通基金交一份钱,用来修更多的高架桥和停车场,缓和堵车问题。苏州车牌不要钱,还没有足够大的面积,堵车和撞车都有必然性。
所以,最好的方案就是对汽车收钱。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随便开车,是一种特权,一种必须掏钱的特权。苏州有发达的地铁,有廉价的公交,如果你都不愿意去坐,非得在高峰期开私家车上高架,就应该另外出一份钱。这笔钱收上来可以专款专用,指定去修更多的地铁和道路,苏州才能避免在下一个雪天玩碰碰车。
苏州作为中国前排工业城市,财政肯定比大多数城市宽裕。但是,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也有钱不够花的问题。2022年,虽然经济被疫情和封控搞得乱七八糟,但是苏州土地出让金还是拿到了1008亿。到了2023年,苏州实际房价跌了30%左右,大多数房子挂牌价不低,真心想买的话,都可以和房东达成七八折的默契。所以,去年苏州土地出让金只拿到了899亿,还闹出了有毒土地的大新闻。现在让苏州掏钱彻底改造交通体系,肯定是有点困难的。
越是困难,越是要考虑改革方向。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大规模建设之后,连苏州的基础设施都缺乏升级改造的资源,这给所有中国人一个严肃的提醒,可以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现代社会最花钱的地方,到底是建设还是维护。
如果我们承认维护也要花钱,承认长期看来维护升级比建设还要费钱,就必须在卖地之外,给城市维护经费找到常态化的财政基础。或者是收房产税,或者是收车辆通行费,总之享受便利的人,必须为自己的周边环境出钱,这才是现代社会的长久之计。
最近几天,还有一场全国关注的交通事故,货轮撞断了广州沥心沙大桥,导致至少5人死亡,沥心沙地区和外界交通暂时断绝。督工你觉得这起事故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在讨论工程技术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分析地理环境。“沥心沙”的“沙”就是沙洲的意思。这个修桥的岛屿在珠江口,距离广州市中心几十公里,类似于上海的崇明岛,被珠江的两条入海口夹在中间,所以要靠桥和渡船才能对外沟通。
沥心沙是一个农业岛屿,8公里长,2公里宽,人口不多不少,7000人,是一个很尴尬的数字。如果这里工商业发达,人烟稠密,有几十万人口,毫无疑问会修一座现代化大桥。而且本地经济也能支持大桥的改造升级,随时增加安全设施。
如果这里完全变成大农场,只留下几百工人搞机械化种植,也就不用考虑修桥了,南北各建一座码头就挺好,用渡船运农产品,顺便就把客运解决了。偏偏这里有7000人,不能忽视,交税也不够持续升级基础设施,所以只能靠上级政府挤出资金来修桥。
1992年,广州市拿出1000多万资金,造了沥心沙大桥,1994年建成,折算到现在,造价要好几亿。以1992年的标准,这是一座相当不错的大桥。但毕竟时间过了几十年,以现在的眼光看,大桥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思路,都比较落后。
具体到这次撞船事件从照片可以看到,主航道两侧的桥墩很粗,外面有宽大的桥台,货船很难直接撞到桥墩,撞上也不一定产生破坏。但货船开到了航道之外,撞到了比较脆弱的引桥桥墩,这是第一个意外。
就算是撞了引桥,如果是垂直撞上去,可能也不至于有严重后果。我们在地上竖着放一个旅行箱。如果是从最窄的一侧去推,很难推倒,但如果从比较宽的一侧推,就容易推倒。这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货船不仅撞了引桥,还沿着桥梁延伸的方向给了一个推力。所以桥墩偏到一边,导致上面搭着的桥面掉下来。
所以,这起事故的核心,是发生了小概率事件。类似于货车司机冲到人行道上,压垮了人行道,造成了附加伤害。但要不要把人行道加固到和机动车道一样,或者说,要不要所有桥墩都加固到撞不倒的地步呢?我认为没啥必要,因为在技术问题之外,还有花钱的问题。花钱当然能在交通方面减少伤亡,但政府的钱也不是凭空来的,在交通上多花钱,其他方面比如说医疗、治安方面就要少花钱。而医保少花钱,就必然死更多的人。所以,尽管这件事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还是不赞同花钱去解决。
真正的问题就是前面说的,岛上人口不多不少,很尴尬,这只能靠规划来解决。如果本地有发展工商业的潜力就发展,到时候完全可以修一座没有桥墩的桥,一跨就过400米的江面。如果不适合搞工商业,就逐步把人口迁出去,留下几百个工人靠渡船生活,连维护大桥的钱都省下来了。这才是长期安全的根本。
等到大规模建设时代结束,之前铺开的基础设施不可能全面升级,肯定还有很多社区像沥心沙一样,隔几十年等上级政府修一次路桥,然后看着它逐渐老化落后,发生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故。如果只从土木工程的角度说,这些事故都是技术问题。但从全社会来说,这首先是财政体制问题,最终是人口规划问题。
事故发生之后,我注意到当地政府开始修临时的渡口,这说明原来的码头基本废弃了。这方面我倒是建议,每一座大桥都像长江大桥那样,要配套保留一个渡船码头。因为码头平台的维护成本很低,替代作用很强,一旦有灾难或者战争,渡船的可靠性是最强的,最能保证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运输。
更进一步说,十几平方公里,7000人口的岛屿,放到大多数国家,都应该有一个小型机场,至少可以起降直升机,提供点对点的客运和紧急救援服务。中国在航空方面管得太严太死,在个人船舶方面也管得太死,最后只能是政府出钱,给每个社区搞公路,这对于小型社区来说未必是省钱。在交通方面,中国人应该有点想象力,不能被卖地时代的惯性限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