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4年了,中国还在纠结清明烧纸问题,说明毛主席的路线没贯彻到底。
上一代人都知道毛选最重要的三段经典“老三篇”:《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现在中国起码还有5亿人能背诵。其中,《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段内容,就是给中国人设计葬礼: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传统葬礼的主题是“哀悼”,必须有人哭,哭了才能证明和死者有联系;到毛泽东提出的新追悼会,主题改成了“总结”。要有人发表演讲,介绍死者做过的好事、有什么贡献、经历过多少困难。讲完之后,其他人鞠躬告别,通过精神遗产,和死者保持联系。
追悼会仪式并不完全是毛主席原创。古代贵族士大夫死了,一项重要的葬礼程序是在石头上刻墓志铭,总结一生的成就,相当于追悼会上的演讲。死者地位越高,古人越重视墓志铭的质量,必须花大价钱请有名的文人来写。唐朝白居易、韩愈都擅长做人生总结,收费便宜的时候要一匹马,相当于现在一辆豪车;贵的时候要几十万铜钱,相当于现在北京上海一套房子。
普通老百姓没有钱请人做墓志铭,儒家读书人也看不到普通人的人生价值,不屑于帮他们总结。《礼记》说“礼不下庶人”,表现在葬“礼”方面,就是普通人得不到墓志铭,更不可能享受传记待遇,在现实社会得不到纪念。如果古代农民想在精神上和去世的亲人建立联系,就得请和尚道士,用虚幻的宗教仪式安慰活着的人。无论农民信不信天堂地狱,他都没有别的选择。等到忌日或者清明节上坟的时候,农民也只能延续宗教葬礼的套路,烧点纸钱,给自己的感情找点寄托。
毛主席发现了农民的精神缺口,所以他对各单位发出要求,给普通士兵、普通工作人员办追悼会。毛泽东还要求知识分子下乡,帮农民办追悼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葬礼。这就是“礼下庶人”,打破了几千年的传统,在文化上把老百姓当人,承认普通农民的人生也有价值。所以毛泽东能在贫穷的中国农村动员出几百万解放军,刚刚建国就能抗美援朝,顶住世界第一强国的军队。
新中国建国以后,城市和国企先普及追悼会习惯,单位领导或者工会主席主持老员工的追悼会,发表总结演讲。但是,执行的人并不理解追悼会的核心目标,追悼会制度逐渐僵化了,平民得到的人生总结越来越粗糙,不能感动葬礼上的人,失去了寄托情感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体制外的社会,尤其是是在农村,新文化全面退潮,没有人愿意花时间研究普通农民的履历,去办一场办张思德式的追悼会。所以,葬礼上的和尚越来越多,清明节的悼念套路,也只剩下烧纸钱算是全国通用的仪式。到了2024年,互联网时代的中国,还在争论烧纸钱是不是环保,会不会影响消防安全。
但是,这本来不应该是一个环保问题,而是纯粹的文化问题。新中国建立现代化社会,“硬件”方面进步很快,“软件”方面明显落后,丢掉了文化革命的成果,没能做到“制礼作乐”。从百姓视角来看,新社会并没有提供配套的新礼仪,新制度,在某些方面又回到了“礼不下庶人”的古代。所以平民家庭不能用追悼会寄托感情,被迫重新捡起烧纸钱的习惯。 如果我们不想到了2050年还争论烧纸钱问题,就应该严肃地考虑毛主席的建议——用追悼会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最后,放下复杂的逻辑,我提醒大家注意两件事。
1. 最早的纸钱是挂在坟上的,后来随着中原森林覆盖率下降,火灾风险降低,才改成烧纸钱。如果一定要给祖先送点宗教礼物,放火烧掉并不是真传统。
2. 毛主席的著作,包括经典的《老三篇》,在2024年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果你觉得毛选过时,说明你没有认真思考当前社会的深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