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本为音频转录结果,存在一定错误,校对正在进行中。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386期参考信息。
首先,关注潮汕“提前过年”。
近期不少潮州、汕头当地拍短视频的账号称由于迎“国检”,不少商家担心被罚款,集体临时关门。两地官方则回应称巡查期间并未有企业被罚款。
“国检”是指2024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11月1日国务院安委办公告,22个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组将入驻31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个地方10天左右。
11月4日至15日,潮州安委办召开视频会议、电视电话会、推进部署会、工作会等会议迎接“国考”。汕头也在同期召开了迎考动员部署会,组织开展全市安全生产综合督导检查,国务院巡查组11月19日开始巡查潮州,23日到汕头,27日结束。
这期间,有企业和商家被罚款的传言在网络平台和商家的微信群流传,引发了商家的恐慌,甚至有商业街的管理人员主动要求商家关店,当然,也有人认为检查不会给自己造成损失,选择继续开店。
两市的应急管理局表示,没有企业被罚款。潮州方面称,网上流传的罚款5万都是谣言,部分人员对本次考核的重要意义宣传不是很到位,部分企业产生了误读。汕头方面说,巡查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两地在24日都通报了有造谣者被处罚。潮州网警称,多人发布“被要求整改并虚交3万8千元”“开面包店的给罚了5万”“卖猪脚圈的阿叔只罚5Q”“这边工厂罚50粿条汤罚6”等未经核实和造谣的信息和评论被行政处罚。
汕头通报,澄海区一男子在微信群称部分商户因为相关部门开展检查被查处罚款,导致部分群众跟风转发,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该男子被严肃教育受到了行政处罚。有当地的商家表示,之所以那么多小商家恐慌,一方面在于不少商家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另一方面是通知不到位。很多小商家只能从社交媒体或者商户间口口相传获得信息,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检查的合格标准是什么所信观点。
其实还有一个背景。
近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普遍下降或者负增长,不少地方罚没收入逆势上升,被罚的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发改委上个月也表示,进一步规范设企行政执法,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时对伐木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
“远洋捕捞式趋利性执法”近期备受关注。有的民企被异地查扣冻结巨额资金,企业陷入困顿,也让罚没收入制度改革成为焦点。
除了公司,个人也会有风险。浙江温州一女子6月份在网上以14.8万卖掉了一块二手的劳力士表,当天银行卡被冻结,报案之后发现自己被贵州贵阳的警方上网追逃,因为买表人涉及诈骗案。温州警方调查之后排除了她的嫌疑,出具了书面说明,但是贵阳警方不予理会,最终她将14万元作为赃款退还给了受害人,才被解除了取报候审,而买表的嫌疑人早已潜逃国外。
之前警察私自跨省带走企业家并索取财物的案例是浙江省检察院通报的,两人以滥用职权罪被判刑8个月和7个月,但法律人士指出,“绑架罪”或许更合适。
在最高检的支持下,沪苏浙皖检察机关本月12日在上海召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座谈会。最高检常务副检察长要求,着力监督纠正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特别是跨区域违法使用强制措施、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等趋利性执法问题。四地省检共同会签了《沪苏浙皖检察机关坚持深化改革 聚力一体发展 合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文件。
央媒最近也频频发声。上月底,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头版刊发《把涉企任性执法关进制度的笼子》;《人民日报》发文《“无事不扰”,应为涉企检查常态》,指出个别地方存在突破法治底线,把涉企检查异化为趋利执法手段,必须及时整治和规范。
但主要还得看疗效。
为了一个“郎”字,四川郎酒集团将贵州夜郎古酒业告上了法庭。
郎酒给了四个理由,一说其1999年无正当理由变更企业名为“夜郎古”,不断恶意抢注、不规范使用带“郎”的商标,搭自己的便车;二说2022年成立的夜郎古酒庄与自己的“郎酒庄园”商标近似;三说夜郎古酒庄继续抢注带“郎”的商标,并突破“夜郎”的概念向“郎”靠近;四说其故意混淆,误导公众,主观恶意明显
11月11日,四川泸州中院一审判定夜郎古酒业构成了侵权,要赔偿1.96亿,停止生产、宣传、销售、侵权相关的白酒。夜郎古酒业、夜郎古酒庄及关联的公司需要改名,不得带“郎”字。贵州省白酒商会、仁怀市酒业协会、遵义酒业协会接连发声,“深表震惊和遗憾”。
夜郎古酒业称1999年成立时就以“夜郎古”为名,2005年注册夜郎古的商标,“夜郎古”与“郎”已经和平共处20多年,共同参加行业活动并获奖,商标在市场上是可以区隔共存的,不存在误导。这个判决结果很容易让人怀疑是不是四川的司法部门偏袒本省的酒企,是否也是一种“远洋捕捞”。网民则调侃,酒接下来要进行清“郎”行动。
很多法学专家也不认可判决。指出,“夜郎古”被核准为酒类商品的注册商标完全合理合法,商标权不是对特定文字符号等的物权式垄断与排斥,商标权要保护,也要防止商标霸凌和强者通吃。
同样是四川酒企的剑南春,最近也向江西“中华老字号”清华婺酒发起了诉讼,说清华婺酒“擅自在生产的酒瓶上使用了与剑南春立体商标相近似的标识”,意思是其使用的玻璃瓶形,别人不能使用。不过这个案子比较小,剑南春索要维权合理开支及经济损失23万,江西省白酒协会、上饶总商会则纷纷支持清华婺酒依法维权。
经济下行的当下,法务忙起来了。
一贯比较低调的前首富、农夫山泉董事长钟晱晱最近突然“口无遮拦”。
19日,他在江西赣州出席活动时,回应农夫山泉4月恢复生产纯净水产品,说是出于“一气之下”“不希望大家去喝绿瓶水”,并强调,“我要告诉人家红瓶水就是值这个钱,绿瓶水就是不值钱,也不适合长期饮用。”钟晱晱还称“看不起直播带货的企业家,你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东西”。还表示,当前社会对商人提了太多要求,爱国这个招牌不分青红皂白用,太伤人了,并强调自己每一分钱都没有去海外,都在国内。
第二天钟晱晱在公开演讲中突然向现首富、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发难。“请今日头条、抖音不要以任何‘避风港’的原则进行搪塞,立即撤除对我的个人名誉权的侵害的言论,图片,并向我个人和我家属道歉。这时间已经不短了。”
钟晱晱还喊话张一鸣,“今日头条你是实际控制人,同样你是盈利性企业,你是一个有足够力量掌控舆论的平台企业。因为这样的背景,所以请你承担企业文明的规则。
这似乎是对半年前网暴的反击,钟晱晱有备而来,一方面称“骂自己的人也是受害者”,避免站在了批评群体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将矛头直指张一鸣和算法,认为“利用科学、科技手段、技术能力造成的恶比普通人造成的恶要大,这是大恶。”
在陷入和娃哈哈的拉踩风波之前,钟晱晱一直以低调著称,极少公开露面,但闷声可以发大财,也可能失去对自我的解释权。他或许在网报的漩涡中有了新感悟,想树立新的形象,不过老企业家还是不理解互联网。抖音和头条虽然是张一鸣创建的,但并不是张一鸣说了算,这个回应多半是等不到了。
不论钟晱晱的初衷如何,前首富喊话现首富,传统企业家喊话互联网新贵,看起来是私事,但涉及的却是公共议题。包括电商平台低价战略问题,观点不一定对,但是当下的真问题。
企业家肯在公共议题上发声总归比沉默是金要好。
同样因为发声陷入争议的还有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
他最近说,胖东来人结婚不允许要彩礼或者付彩礼;不允许靠父母买房买车,做不到的员工公司将取消福利。这个福利是胖东来特有的,公司会给红白喜事的员工发贺金或者慰问金,都是2000块。
这事引来了爹位太浓、管得太宽等批评。首先得说能被批评是江湖地位到了的表现,欲戴其冠,必成其重。
支持于东来的网民认为国家在治理财力,于东来响应号召,并无问题,但国家也是鼓励靠父母乃至六个钱包买房的,这就有些自相矛盾了。当然最难的是,不管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在制度层面很难落实,胖东来的行政管理部门就说只是一种倡导。
财经媒体人老TALK认为,危机造成了企业家身上的父权觉醒。马斯克开了个头,我们的企业家也会走上这条路,一种类似MAGA的思潮在酝酿,五年十年后再来看,梁建章、于东来、钟晱晱,今天饱受批评的言论都算不了什么。不过暂时类似雷军的“好大哥”人设,比较谦卑包容在乎女性感受的兄长形象,是大家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
我们从别的角度说说。现在回看马云名声的轨迹,也有过“马爸爸”的高光时刻,直到“福报说”光环破裂。但回头审视,比起不给加班费的,肯给高额加班费的996大厂确实是福报了。
此前有胖东来的员工透露,所有门店都不卖农夫山泉的绿瓶水一度上了热搜。不过这不是因为两家企业有过节,而是胖东来的商业逻辑,就是主动削减利润微薄的商品种类,和一些高端商超货架上找不到农夫山泉和娃哈哈是同样的道理。
胖东来的许多做法都比较另类。这两年以反内卷、反价格战、反降本增效的形象爆火,与当下许多产能/供应过剩的行业,“劣币驱逐良币”形成了对比。但大厂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之后,只有一个“胖东来神话”还不够。其实欧美也有不少地方性的中小企业或者合作社经济,靠本地人支持,卖高价,抵御大资本大连锁的扩张。
胖东来火出圈,是高速增长高度内卷的时代结束之后大家需要什么样的经济生产单位,需要什么样的分配制度的问题。以及更大的问题是,企业负担重、劳动者的收入增速缓慢,那创造的社会财富去哪了?
近日一名自媒体博主买了近10款卫生巾,用尺子手动测量,发现没有一款的实际长度与标示一致,绝大多数明显短于标示的长度。卫生巾品牌集体“偷工减料”引起网民不满,随后针对卫生巾PH值范围等安全性质疑也陆续浮现。
此前“散装卫生巾”揭开了“月经贫困”的问题,而这次卫生巾品牌“集体塌房”引发大量讨论,进一步指向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女性生理用品质量黑箱。
事件的另一个焦点是品牌方的回应态度。比如知名品牌ABC某喜户旗舰店的客服最初回复称“属于正常情况”“如果接受不了可以不买”,傲慢的态度让不少消费者感到不适。截至目前相关问题仍在调查中。另据官方消息,卫生巾行业的新国标也已经在制定中。
这次的卫生巾舆论再次折射出女性生理用品市场长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无论是监管力度还是产品的安全性研究都相对滞后。当女性开始公开讲述自己忍受多年的“难言之隐”时,矛盾就会出现。
当然偷工减料也不只针对女性产品,最近羽绒服骗局的相关话题像是被焊在了热搜上。劣质羽绒制品泛滥让消费者和从业人员陷入了焦虑。南通叠石桥、九江红星羽绒园区出现了多个店铺关门的现象,包括杭州四季青坤龙市场在内的多地市场也对商户进行了抽查抽检,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大品牌对“羽绒风波”做出公开响应或者声明。
随着气温下降,电热毯、小太阳等取暖期正在热销。央视财经频道上月调查报导,一些不良生产厂家挖空心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假冒虚标,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做偷工减料电热毯的商家说,谁还做3C标准的产品,根本卖不动。一个小太阳的生产厂家说,只要甲方有需求,我们都能做,无非是扣掉哪一部分的成本,像电源、保护器、“跌倒保护”开关,这些能省则省。
重点是各行各业都在这么干。
最近的前体操运动员吴柳芳和管晨辰的争议,具体经过不重复了,这事儿有很多角度可以谈,比如退役运动员的待遇、体操的市场化问题等等。
还有人发现两人签约的网红MCN机构有合作过的案例,认为这起事件是炒作,不过管晨辰说仅是个人行为。鉴定擦边是个玄学问题,我们就不参与了,毕竟诸多国企乃至一些制服部门也有女员工热舞吸粉,算不算擦边?
这几天有一篇刷屏的文章《中国“擦边”简史》,内容也是一篇改开简史,回顾了文艺圈的几个关键性的源头性的“擦边时刻”。由此延伸到经济自由,作者认为,“不可能用一个低自由度的社会撑起一个高创索尼的经济体”。
管晨辰在后续回应媒体时说,我跳的舞和她跳的舞有本质区别,我跳的舞都是经过层层审核,想擦边都擦不了的那种舞。
这里的苗头比她指责吴柳芳擦边更危险。其一是以层层审核为荣,其二是喜欢强调“本质区别”,很难不让人想起经典的考验题,“社会主义倒牛奶和资本主义倒牛奶的区别是什么”。
其实以前管晨辰发布过穿着比较性感的视频,有网民认为不妥,她以穿衣自由回怼。还有人指责她“穿得这么漏(露),低俗”,管晨辰说“大清早亡了,现在新时代新青年!”而吴柳芳的视频帐号因为“违反社区规定”被禁止关注,到底是什么规定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这个事件已经引起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关注。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回应由于吴柳芳是退役运动员,领导也还在研究怎么去处理和解决。
特朗普胜选之后,韩国的一项运动蔓延到了美国及其他地区。
2010年代中期,韩国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拒绝婚姻、母职和异性关系等社会期望,兴起了4B运动。B是韩语bi(비/非)的同音字,意思是不,4B就是不与男性约会、不发生性行为、不结婚、不生育。运动的起因是韩国社会长期的收入不平等、根深蒂固的性别角色、针对女性的性暴力以及网络性犯罪盛行。支持者表示女性无法再接受既要工作又要承担大部分家务的社会期望,也厌倦了“表面上对女性很礼貌,背地里去与男性朋友分享女友性爱视频的男性文化”,他们更想要成为“完整的人而不是男性和孩子的附属品”。
4B运动其实一直比较边缘,并非主流,直到今年美国大选。11月5日当天,随着特朗普胜选结果明朗,4B成为美国和其他地区的热搜词,指数达到峰值。
4B运动的视频广泛传播,其中女性剃光头抗议特朗普胜选以及4B运动参与者因为特朗普获选而崩溃的视频尤其火爆,呼应了选举期间的“无孩爱猫女”话题,但态度更强烈。一些发布4B运动内容的女性受到了攻击,有人在评论区引用白人至上主义者的话说,“你的身体,我的选择”。
有评论文章认为4B运动为女性提供了一条拒绝政治冲突的抗争路线,通过优先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权利,她们能够重新得到自主权。
本次美国大选被许多人视为对女性权利的公投,不同族群的选民投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韩国2022年的大选十分相似,当时更倾向保守的年轻男性成功推动尹锡悦上台。
韩国裔美国学者认为“投票中的性别分化并不局限于某个国家,而是显示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经济状况不稳定的男性群体日益扩大,其中的性别对立情绪也随之增长。”
有人认B为运动从韩国扩展到全世界只是时间问题。
好的,本期参考信息就是这些,我们下个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