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2020年10月18日星期日,欢迎收看182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10月7日台湾军方负责人证实,要大幅调整台军预备动员体系。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后备旅"从7个增加到12个。现有18个地区"后备指挥部"全部编入作战区。这是不是用增加编制的方式吓唬人?
台湾这次的确给增加的编制安排了人力。台湾宣称,要把后备军人列管期从8年延长到15年,回营训练从两年一训改为一年一训,每次训练时间也要从7天增加到14天。如果这些措施都能按计划实施,每年召集起来训练的后备兵力,将从12万增加到26万,规模翻了一倍还多,的确可以增加几个旅。
近些年,台军平均两三年就会有一轮"军事调整案",这次的扩军值得关注吗?
这是台北伪政权近四十年来第一次大规模扩军。扩编的单位基本全是陆战部队。军事上就是放弃海空作战,凭借本岛作战的人数优势在沿海地区和城市拖延抵抗时间,给美国作出干预决策提供缓冲期。在政治上看,这就是把台独路线坚持到底。
二十年前,台军凭借美国援助和比较充足的预算,自信在海空军装备和训练方面,对大陆有一定质量优势,几乎不相信大陆能夺取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制空权,至少在美军到来之前不能,所以陆军的任务主要是防御小规模偷渡,对付空降部队,缩减一点编制也无所谓。
但是最近十几年,中国空军普遍换装三代机,还有少量四代机服役;海军更新了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几十艘大型军舰,在海空作战力量方面,对台湾本身已经是压倒性优势了。在台湾省财政能承受的范围内,就算美国欧洲敞开卖,台军都不敢想象自己买一批海空高科技装备重新恢复两岸军力平衡。所以,台北伪政权决定重新扩大陆军,希望用最廉价的方式拖延战争,争取时间。
在这次扩军之前,台湾有多少陆战兵力可以用来反登陆呢?
在纸面上算,台湾正规军总人数还有21.5万。不过,扣除军校生和文职雇员编制之后,还剩18.8万现役编制,对一个2000多万人的小省来说不算少了,完全可以说是中国军事化程度最高的省级单位。
不过这18.8万的编制从来没有填满过。2018年最低谷的时候,台军实际服役兵员只有15.5万。之后台军拼命花钱召募,到2019年末终于回升到16.9万人。总体实编率在90%上下,勉强达到了自己设定的标准。
摘自伪国防部"109年度单位预算案"
不过在具体的兵员分配方面,台军现状是后勤人员多,机关单位多,作战部队一直缺人。2020年2月,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引用台军现役校级军官的说法,台军陆军"第一类战斗"部队,也就是主力实战部队,实编率普遍低于八成,明显低于全军的满编率。
16.9万人扣除机关单位和后勤单位,扣除海军的3万人和空军的3.5万人,扣除金门澎湖不得不放的部队,就算再加上海军陆战队的几千人,实际地面作战兵力也就是七万人左右。这点兵力摆在五六百公里的海岸线上,肯定不够阻止解放军登陆,所以战时必须大规模补充预备役来填充战线。
台陆军编制结构示意图
这次台军扩军的重点是预备役,是不是之前他们的预备役规模太小了?
相反,如果仅仅从规模上看,台军的预备役是全球一流大国的水平。总后备兵员超过200万,理论上说,其中77万人处于"随时可征召"状态。按动员速度和训练水平,这200万人又分为甲、乙、丙、丁四级。
前面提到台军把后备旅从7个扩大到12个,更准确的说法是把甲种后备旅扩大到12个。按台军要求,甲种后备旅应该在24小时内完成动员。接下来是16个乙种后备旅,动员时间2-3天。再往下是21个丙种后备旅,以及大量独立后备部队,动员时间3-5天到一两周不等。
考虑到台海战争的节奏,乙级后备旅未必能全部参加战斗,丙级和丁级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帮胜利一方维持治安,真正上阵的就是甲级后备旅和现役部队。按照台北伪政权的安排,这些后备旅要进入沿海重点地区布防,充当抵抗解放军登陆的第一线兵力。而现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第二线充当预备队,甚至寻找机会反扑登陆滩头。
台军设想的顽抗作战示意
台军这些后备部队的战斗力怎么样呢?
台军自己声称,每年后备军人应召参加训练的比例都超过95%,非常敬业。但台湾媒体给出了另一个数据,台军每次动员退伍军队回营训练时,一般按需要人数的160%召集,因为从经验来看,超过三分之一的后备军人会用各种理由逃避训练。
台军后备役军人召回训练
在装备方面,除了甲、乙种后备旅略有一点准备,其他后备部队几乎没有重装备。极少甚至根本不进行成建制训练。后备兵回营这几天时间,只接触基本操作和枪械射击。这种训练对二战步兵来说还算有点用,对于现代高科技作战来说,只能算形式主义了。毕竟这是一个阿塞拜疆都能用无人机压制熟练轻步兵的时代。
另外,大多数国家搞预备役部队,都有一批现役的军官和士官做骨干,战时把退役人员放进来,升级成现役军队。台湾的预备役部队,军官、士官基本上也都是预备役,这种在24小时内临时搭建的部队,战斗力的确值得怀疑。
后备部队的缺点台军也很清楚,为什么扩军还是增加后备旅,不是增加现役部队呢?
台军也想大幅增加现役部队,但是目前做不到。前面提到台军现役兵力大约16.9万,除以2019年台湾省人口2360万,现役军人占比0.7%。这个比例在当代已经很高了。整个亚洲也只有三个地方更高,征兵制的韩国、只有一个城市的新加坡和天天打仗的以色列。
7月17日的142期睡前消息,我们分析过印度军费结构畸形问题,人力成本占了总支出近六成,拖累了印军现代化建设。
印度军费支出结构比例(2010-2020)
台军2020年度支出总分类预算
台湾虽然军队冗员问题不如印度,也通过推翻国民党的方式消灭了军事贵族。但是台湾毕竟是一个完成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不能像印度那样低薪大规模养兵,必须拿出和社会平均工资差不多的军饷来雇人。所以台湾军费支出一半用来支付人员直接薪资,装备研发、采购和训练经费加起来只占三分之一。
这个比例虽然比印军的结构略好,但也严重影响了装备的更新。印度需要用廉价的人力去镇压边疆,多养一点人也算符合战略需要。但对于台海战争来说,高科技装备必然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台湾伪军不敢再扩大现役规模,免得给他们发全年的工资,只能每年付一点短期训练的津贴搞预备役训练。
台湾军队要养人就没钱买装备,是因为军事预算太低吗?
台湾是一个很舍得给军队花钱的地区,但是目标超出自己的能力了。
近几年,台湾一般性军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稳定在16%左右。和美国国防部预算占联邦支出的比例差不多。
台湾2020年度军费预算表
台湾2019年度军费预算表
另外,台湾省还有很多军费不计入这笔钱。台军的重大装备采购,一般会编列特别预算来付钱。比如美国批准向台出售F16-V战斗机之后,台湾就编列了82亿美元的额外预算。如果考虑到这些特别预算,最近几年,台湾实际军费支出大约占gdp的2.2%。
台军F16v战斗机采购特别预算表
这个比例在当代不算低。北约30个国家,现在算上美国自己,也只有9个国家军费支出超过GDP的2%,这还是美国反复施加压力的结果。台湾不用考虑海外作战问题,保持2.2%的军费比例还不够用,说明他们的历史包袱和现实目标太沉重。
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两蒋最大的梦想就是"反攻大陆",长期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最高峰60万人。到上世纪80年代还维持50万。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陆军事力量进入低谷期,台北伪政权甚至偶尔会幻想一下"以攻代守"。
不过这支部队是靠美国援助维持的。1951-1974年,美国向台湾至少提供了31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另外美国还给了台湾十几亿的美元经济援助。从财政角度看,当时的蒋家台军完全是美国的雇佣军。
美国对台湾军事援助、经济援助实际开支对比图(1950-1960)
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但是中美建交,美国不能再直接补贴军费。台湾军事开支问题逐渐开始暴露。1980年,台湾军费28.7亿美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7%,等于当年GDP的6.8%。1986年,台湾军费占财政支出比例首次下降到40%,实际支出50亿美元,仍然占当年GDP的6.4%。这其中包括一部分对抗大陆解放军的成本,也包括一部分用来镇压台湾人民的成本。
九十年代台湾政治转型后,民众强烈要求财政支出重心向民生转移,台湾的先军政治再也搞不下去了,所以军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路下降。现在台湾的经济高增长阶段结束了,不太可能再大幅度提高军费的相对比例和绝对数字。
另外,过去国民党反动派有美国撑腰,政治上肆无忌惮,所以可以在台湾搞征兵制。1987年前,绝大多数台湾地区健康男性都要服三年义务兵役,服役期比苏联还长,等于向全社会征收了一笔额外军费。
而且台湾军队风气不好,从大陆国民党军继承的野蛮风气太多。
台湾电影《军中乐园》剧照
台军"军中茶室"照片
直到2013年,台军虐待士兵的残余作风,还制造了轰动全台的洪仲丘事件。所以台湾很难再通过征兵制降低军费。
从1990年开始,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执政,都意识到必须缩短义务服役时间。陈水扁执政八年,用六次调整把役期从两年缩短到一年。2013年马英九上台不久,又把服役期降到4个月。
蔡英文这次执政,宣布要搞全募兵制,把4个月的役期改为非常轻松的军事训练役,而且还发很高的津贴。现在台湾全部兵力都是从工业社会里雇佣而来的,人力成本不可能太低。
转入全募兵制以后,台湾地区每100人就有7人应征入伍,募兵比例很可能是全球第一。雇的人多,还要省钱,质量只能放在第二位了。我们听说的很多台湾"草莓兵"段子,就是因为兵员质量差,而且知道自己是雇来的,有资格和军官讨价还价。
打靶训练时使用遮阳伞和软垫的台军
面对募兵制的问题,台湾军政高层一直有人建议恢复征兵制,参照对象就是韩国。
韩国人口5200万,现役军人55万,总人口1%以上,比例是台湾的两倍。同时韩国陆海空三军在装备上也压倒台湾军队。但韩国军队并没有因此缺钱,除了应付朝鲜方面的压力,韩军还有余力和日本争夺领海,甚至考虑向中东派兵。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义务兵制减轻了韩国的军费压力。
最近台湾有机构作民意调查,三分之二的人支持恢复征兵制。
来源:台湾ETtoday新闻云
但是,从年龄段来看,40岁以上,完全退出后备役人口的人口最支持恢复征兵制。20-29岁人口基本已经过了征兵期,只需要服后备役。他们的态度是比较支持恢复征兵制,但强烈反对上战场。18-19岁的人口承担征兵义务,虽然有96%表示愿意上战场,"为台湾打仗",但87%明确反对恢复征兵制。
从这些矛盾的数据看,短期内台湾地区恢复征兵制,可能性很小。增加5个预备役旅已经是最无奈的选择了。
不过,战争的基本原则是料敌从宽,料己从严。我们可以客观分析台湾预备役的内部矛盾,但既然台湾已经被美国战略绑架,我们就不能把这次扩军当笑话,必须假设十几个预备旅会在战时快速成军,进入滩头工事顽抗到底。同时,我们必须认定美国会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派出主力装备干预台湾局势,利用台军预备部队争取的抵抗时间。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到解放军实际上也转入了募兵制,也会遇到一些现代化社会必然产生的新问题。
在这些前提条件下,如果解放军证明自己依然有实力攻入台湾,真正爆发战争的时候,敌人才有可能土崩瓦解,让登陆部队兵不血刃。但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不利条件,作出过于乐观的计划,敌人反而会第一时间采取最坚决,最凶狠的手段,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好,这个话题说的有点长,接下来我们放松一会。
------望舒心广告------
督工,你之前很多期节目都建议加强体育课,认为这样可以明显缓解下一代人的医保问题,认为每天一小时户外活动,就解决现在80%高中生都近视的问题。3月24日第93期节目,你还特别提到,大陆对台湾的逆差,很大一块来自隐形眼镜,原因就是大陆孩子的普遍近视问题。
10月16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有两件事和我们之前的话题相关。
第一件事是支持体育老师当班主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586757
第二件事是宣布,中考体育分数要增加到主科水平,和语数外基本相当,督工你支持教育部的新政策吗?
https://news.ifeng.com/c/80c3a8Q68Wp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没问题,我儿子在苏州读初一,他的班主任就是体育老师,我觉得挺好。但是,把体育的重要性提高到语数外的水平,这种神奇做法我只能用四个字评价"黔驴技穷"。教育部显然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加强体育课。或者说,搞错了提高上限和下限的模式。
古代社会,绝大多数劳动都是靠肌肉完成的。肌肉力量明显影响一个社会经济和军事的上限,所以考试会直接测试体力,比如说考武举就有举重的项目,可以用肌肉拿到正式功名,优先获取军官身份。如果现在大多数工作还是靠肌肉完成,我也赞同国家考试要重视体育分数。
但是现代社会已经工业化了,绝大多数工作的力量都来自于机器,普通人主要靠知识和技巧来操作机器,提高肌肉的上限没什么意义。单位招聘的时候,看到你读书拿过奖学金,修理设备比别人熟练,肯定是可以多给待遇的,但基本不会因为你肌肉发达就多给一份钱。这说明,现代社会的个人能力"上限"源于知识和技术。
从正常的逻辑来说,提高"上限"最好的办法是竞争。对企业来说,竞争意味着市场经济,对个人来说,竞争意味着参加考试或者比赛。这就是为什么中考高考主要测试知识和思考方式。
至于说身体素质问题,在现代社会当然也有很大的意义,但主要用途是提高"下限"。的确有很多人因为缺乏锻炼,体弱多病,没办法承担正常工作,也增加了医保负担。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但是保证"下限"的方式不是竞争考试,最好的办法是计划经济一刀切。比如说,国家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无论你因为什么原因变穷了,只要你吃不上饭,国家都可以每月给你一点钱,避免你买不起粮食饿死。现在80%高中生都近视,我们需要的是每天强制户外活动至少一小时,而不是用考试去选拔体力最好的学生。
只要是考试,就一定会有成本和偏差,让学生追求分数而不是学习本身。但是,全社会都承认,能把数学英语考到100分的学生,一般来说将来工作能力会明显比60分和80分的学生强,所以这种考试就算有偏差,也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搞分值很高的体育考试,谁也没法证明100分的学生,创造财富的能力比60分的强,国家搞这种考试就是弊大于利。所以我坚决反对体育考试,支持全国学校晚放学一小时,搞强制的体育锻炼。
当然,教育部也有自己的问题,如果不用考试分数来诱导,完全靠固定的锻炼时间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降低近视率。很可能各学校会占用体育锻炼时间去上其他课,就像现在这样。但这恰恰是教育部自己的管理能力缺陷。不能说教育部管不了学校,就必须用增加考试分数这种懒政来给社会添乱。
我之前说过自己的观点,如果教育部不信任自己的学校,也不信任自己的管理能力,干脆把这件事交给当地武装部。由武装部额外雇几个保健医生,每天强制中小学生运动一小时,锻炼身体,足够保证身体素质和视力的下限,结果肯定比中考拉平数学和体育分数好。
说起延长在校时间,上周还有个新闻,西安经开区第二学校新建了一个地下车库,规模和中型商场的车库差不多,给家长停车,避免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汽车堵在门口。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586812
这个做法和教育部增加中考体育分的思路差不多。学校既然想解决接送问题,就应该直截了当,搞几条校车线路,接送到家门口,还可以走公交车道优先行驶。现在一方面花了不少的钱建设车库,另一方面还是只能缓解拥堵,不能解决家长必须自己接送孩子的问题。我没法理解他们的操作。
现在的中国,教育各方面问题已经纠缠在一起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行不通的。前面说延长在校时间搞体育锻炼,最好的搭配就是晚放学,提供营养晚餐加校车接送。而不是增加一块应试体育的培训班市场,养活学而思一类的培训机构。那样只会导致放学后,更多的家长急着接孩子去上体育培训班,浪费全社会的资源。
督工,最近有很多观众留言评论,希望我们谈谈成都大学党委书记留下遗书溺水而死的事情,加起来已经100多条了。督工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这件事是一个很有冲击力的新闻,但对我们睡前消息团队而言,目前的消息还没有显露出"不得不讲"的必要性。
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20-10/16/c_1126620845.htm
《汉书》提到过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的事迹,这个人从基层做起,当了丞相,路上遇到斗殴死人,毫不关心。看到路边有人赶牛,牛喘息的很厉害,就停下来详细过问。
别人问他为什么牛喘比死人重要,丙吉回答:斗殴死人虽然少见,但应该先让具体负责的官员处理,调查出特别问题才值得关心。牛是全国农业的依靠,现在刚刚到春天,牛像中暑一样喘气,有可能说明今年天气异常,既影响农作物生长,也影响千家万户耕地,所以要详细调查。
我做自媒体也遵循丙吉的原则。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虽然不多,全国也有几千个,隔几年就要换一轮。考虑到中国接近万分之1的自杀率,大学党委书记因为工作自杀并不是一起完全无法理解的事件。毕竟每年厅局级干部自杀的案例也有七八起。至于说自杀留下举报信,我并不认为因为自杀就比其他人的举报更可信,当然也不会比其他人的信息更可疑。既然已经公布出来了,正常处理就好。到目前为止,这件事还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以后我们发现有哪些被忽视的细节可以深度分析,我们会跟进的。
我不是成都本地媒体,在教育系统也没有内线,得到的消息和其他人差不多,如果因为热度高就一定要发表点评论,就算换到一点流量,对读者和对我自己来都不是好事。所以我做选题的时候,更希望选择那些看起来比较小,但是有代表性,对全国有普遍意义的事情。通过比较以往的类似案例,通过查阅学术圈的资料,如果我们能帮大家增加一点理解深度,那就非常不错了。这是我们做媒体的原则,希望观众理解。
好,感谢各位收看,182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