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2021年10月22日星期五,欢迎收看343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上周10月10日,福建莆田市平海镇的一起凶杀案引发了全国关注。嫌疑人当地农民欧金中因为自建房问题和邻居起了纠纷,杀死邻居2人,杀伤3人,几乎制造了灭门惨案。
接下来,当地镇政府以自己的名义发布了悬赏通告,发现杀人者线索奖励2万,发现尸体奖励5万,含糊不清的言辞引发了网络关注。
然后,网民根据嫌疑人名字倒查,发现了欧金中之前在网上留下了很多痕迹,有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态度诚恳的求助信;有正能量发言和点赞;还有当地网民声称他曾经见义勇为救助人命。这起惊悚的杀人案,立刻就被涂上了一层逼上梁山的戏剧色彩。
现在根据最新的通告,欧金中已经在被追捕过程中自杀,督工,你怎么评价这起案件?
我在农村生活的时间不多,但农村亲戚很多。无论是通过直接感受,还是间接听亲戚朋友聊天,我都发现,农村社会日常矛盾的激烈程度,要比现在的城市社会高好几倍,而且几乎没有逃避的选择。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和土地相关的矛盾。
具体到莆田的凶杀案,目前看来原因也是宅基地冲突,欧金中和自己的邻居既是同族,又有姻亲,但同时也有宅基地争议。很多恩怨在几十年前,甚至从之前一两代人就开始积累,已经很难说清楚哪一家的诉求完全合理。
欧金中这次希望改建住房,是改善型的改造,并像他自己宣称的那样,不改造就只能住窝棚。但他在自家的宅基地上盖房子,却始终解决不了程序问题,原因是当地乡镇遵循了一条在中国很多基层政府通行的土规则,要求所有农村建筑工程在开工前要取得邻居的书面同意,否则就是违法建筑。
这个土政策或许可以避免制造新的矛盾口实,减少基层干部的工作量,但是也会把历史恩怨暴露出来,让每个农民都能给自己的邻居制造麻烦。欧金中想改造住房,拿不到邻居的书面谅解,反复申诉没有结果,最后矛盾激化,决定杀人泄愤。
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GMK2VD5S0001899O.htm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951312
对于农村基层矛盾,我的处理水平,肯定远远不如一线的乡镇干部,所以这里我先不评价莆田杀人案,只是提醒各位观众,城市社会也有类似的问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9290851775279375&wfr=spider&for=pc
我用“加装电梯”和“邻里矛盾”做关键词,随便百度一下,就找到了428万个搜索结果,其中排在前几页的案例,基本都闹到了暴力冲突和法律诉讼的地步。而百度的相关推荐,基本都是质疑这项福利政策的观点。
21世纪的中国社会,家具越来越多,搬家越来越频繁,同时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方便居民生活,给旧楼加装电梯,肯定算是社会进步。同时,作为福利,各地政府在提倡改造楼房的同时,一般也会提供补贴,每部电梯至少补贴十几万元,居民的经济负担很轻,几乎可以算是最理想的社会改造项目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4067651252986741&wfr=spider&for=pc
但是,实际推行起来,加装电梯总是有阻力,甚至会激化邻里矛盾,原因是低楼层尤其是一楼的居民反对,认为电梯制造噪音,遮挡阳光,以及担心电梯提升其他楼层的价值,打击低楼层的房屋价格。而政府一般会强调整个单元甚至整栋楼的一致同意原则,必须所有人签字,才能开始施工。这显然会导致支持者和反对者尖锐对立,就算坐下来谈判,也很难就补偿达成一致。所以只要政府推出改造电梯的政策,旧小区就会立刻爆发争吵,暴力对抗也不罕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430701548493426&wfr=spider&for=pc
近乎完美的加装电梯项目推行起来这么艰难,深层原因和莆田的杀人案一样,就是垄断性的权利没有对应的义务,失去了定量补偿的标准。
无论是莆田欧金中的邻居,还是旧小区的一楼住户,他们的居住权利的确可能因为邻居的改造项目受到损失。如果不允许他们参与谈判,直接就批准工程,肯定不合理,也会制造怨气和隐患。但一旦在法律或者惯例上认同他们的权利,他们相对希望开展工程的居民,又拥有了绕不过的否决权,这是一项垄断性的权利。
垄断性的权利,如果不受制约,赎买起来就很困难。拥有权利的人,往往可以随便开价,最高可以要求拿走改造工程的全部收益。比如说,电梯改造给楼上住户带来了总计200万元的收益,一楼住户完全可能对楼上开价150万,远远超过自己实际的损失。无论150万的诉求是否能被满足,都必然产生严重的邻里矛盾。如果不是城里警察密度大,莆田凶杀案完全可能在城里的旧小区重演。
为了避免类似的问题,很多地方在改造旧小区的时候,也开始考虑修订“一票否决”的政策,允许绝对多数业主强行通过改造决议。但这也很可能制造反向的问题,就是多数居民无视少数人的权利,不给出合理的补偿就强行搞工程,同样会积累怨气,制造隐患。
https://www.sohu.com/a/459848848_120822183
所以,最正确的办法是合理衡量每个人现有的权利,对损失的部分做出量化评估,用比较公允的价格做补偿。所谓公允价格,一般来说就是自由市场的交易价格,比如说我把同事的一个键盘弄坏了,赔偿价格就不会太过分,因为键盘是批量生产的非垄断商品,漫天要价不能比网上同样的商品贵太多。但是,居住权往往不能相互替代,谁也没法证明一个房子可以完美替代另一座房子,谁也没法用公式算出电梯井带来多大的损失。这就是问题的难点。
所以,我就要再次介绍我2019年的年度演讲2019年终演讲稿《社会斗争讲科学,中等收入无陷阱》 提出的观点。中国需要房产税,最主要的功能是给房地产合理定价,提供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避免基础设施建设停滞。现在看来,房产税的定价功能还可以帮助缓和城乡社会矛盾。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J411k7vN
具体来说,按照房产价格的比例收房产税,每个人都希望低估房子的价值;但如果遇到拆迁或者卖房子,谁都希望高估房子的价格。要是再允许政府以溢价征购,比如拿出120%的评估价就可以直接收走房产,大多数人都会比较理性地申报房产价格。围绕拆迁产生的大多数矛盾,本质上都是垄断商品定价问题,房地产税和政府征购的的压力,可以让房地产增加潜在的流动性,减少在局部市场上的垄断性,拆迁的社会成本就小多了。
城市加装电梯和农村盖房子的主要障碍,也是对项目建设前后房产价值的评估不一致。只有对城乡的房产普遍收财产税,政府才能根据类似建设项目实施前后的房产纳税估值差异来计算损失,给出统一补偿标准。如果利益受损方对建设之前的房地产报价过高,要承担对方放弃建设,自己多交房产税的风险;要是对项目建设之后的房地产报价过低,要承担政府征购或者拆迁,按照纳税价格给补偿的风险。
在这样的约束下,交易也许不算完美,但起码对漫天要价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也让需要搞建设的居民,在开工之前就对补偿成本有一定的预期。两方面的开价相对接近,社会矛盾就不容易激化到动刀动枪的地步。
最近我还看到两个和老小区改造相关的新闻。
一个是北京二环内的70年老楼改造,否则就要倒塌了,政府愿意出一部分钱帮助业主改造。结果还是有一部分业主激烈反对,认为政府应该出钱,出土地,把多户合住的筒子楼改造成现代公寓,否则宁可拉着邻居一起住到楼倒下来,看政府管不管。
http://k.sina.com.cn/article_1779837945_m6a162bf90330140c6.html
https://weibo.com/1779837945/KDgiroIfC
另一个是上海的老校区改造,因为年代久远,而且物业费比较低,维修基金已经基本耗尽了,楼顶漏水,下水道堵塞和电梯破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一部分居民不愿意出钱,认为楼顶漏水和自己没关系,或者觉得自己不出钱,只要邻居都承担维修基金,也能搭车享受好处,所以认为先交钱的吃亏。基层工作人员很难用劝说的方式解决维修基金问题。
从市面上的估值来说,北京上海的老城区业主都拥有几百万上千万的房产。但是因为持有房产只是权利,没有对应的纳税义务,任何升级改造都被认为是政府的责任。在这样的心态下,任何涉及到一户以上的改造项目都很难办,只有政府承担大部分经费甚至全部经费,才可能勉强推进。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JUR9IQ5055040N3.html
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政府出钱去改造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是用整个社会的财富去补偿持有老城区高价值房产的富人,不公平也不合理。而就算是政府承担大多数成本,比如说作为样板工程的一些加装电梯项目,依然绕不过解决一部分业主索要过度补偿的问题。 这就是典型的权利义务不对等,持有房产的权利被绝对化,纳税和接受公允价格拆迁的义务被忽视,最后利益受损的还是大多数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的居民。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94415
前面上海旧小区改造那个新闻,还引用了上海市房管局的数据。全市把维修资金划转至业主大会账户的小区有7731个。其中有300多个小区的维修资金余额已经低于30%警戒线。
北京上海老城区的现在,就是二三十年后全中国的住宅小区的未来,如果我们不希望大多数居民的居住环境逐渐崩溃,不希望任何升级改造项目都被少数人卡住,不希望每个小区都有莆田欧金中杀人案的隐患,就应该支持国家推行普遍征收房产税的政策,用量化标准来衡量每一份房地产财富的权利和义务。在矛盾最激化的地方,国家应该根据房产税确定的房产估值,对少数拒绝配合改造的业主进行强行征购,不允许少数人无限主张自己的权利,影响全社会的进步。这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探讨的制度进步。
9月28号新华社报道,甘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引水项目——引洮工程全线建成。新华社把它称做世纪工程,为什么一个局部水利工程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http://www.gov.cn/xinwen/2021-09/28/content_5639825.htm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700209
https://kuaibao.qq.com/s/20190927A06EY900?refer=spider
甘肃是唯一在全国四大地理区域都有土地的省份,其他的省份,除了陕西省跨三个地理大区划之外,最多也就是属于两个分区。所以甘肃省是是中国气候和地貌最多样化的省份。
甘肃省的降水量地图表现了气候多样性的一个侧面,南部降水充沛的蓝色地区和北部红色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再看甘肃省的人口分布图,颜色越深人口密度越大,可以看到,虽然总体上也是南面多北面少,但人口分布和水资源分布不完全一致,中北部靠着的降水不比北面多到哪里去,但人口密度和南面接近。
这就是人均水资源最紧张的定西市、天水市,都是人均水资源极少的地区,农业工业都搞不起来。左宗棠曾经在定西住了一年,留下一句著名的地理概括:“陇中苦瘠甲天下”。但是左宗棠也没说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后来,中国从西方学习了现代水利知识,一直考虑从南部降水充沛的洮河流域向北部调水,跨越不太明显的分水岭,支援干旱的渭河上游地区。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甘肃省参议会就多次提案,要“引洮济渭”,距离今天已经差不多1个世纪了。
这次建成的引洮工程,就是落实了100多年前的计划,搞了一个甘肃省内的“南水北调”。修了1000多公里的干渠支渠,每年从洮河方向引水量5亿立方米。
http://news.sina.com.cn/o/2006-11-21/095410557502s.shtml
引洮工程投资大约120多亿,在21世纪的中国不算很多。睡前消息期报道过安徽省牵头的“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和河南省的局部南水北调。投资超过1300亿,是引洮工程的十倍以上。但从工期上看,引江济淮工程只用了五年左右,二期预计也差不多5年完成。
而引洮工程在21世纪就搞了15年,原因是工程难度极大,几处关键隧道地质条件恶劣,岩层软弱,盾构用不上力,最后用液氮冰冻岩土层后,才勉强把隧道修过去。但是,引洮工程称为“世纪工程”,原因并不是这15年的施工进度。而是因为20世纪的中国已经全力尝试过引洮项目。1958年6月17日,大跃进期间,甘肃政府没有详细考察沿途的地质情况,只在地图上大致量了一下高度,觉得不难跨越分水岭,就决定在2年内完成调水工程。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235130
当年的中国还没有挖长隧道穿越山脉的能力,按照1958年的设计,引水渠要尽量利用地形,反复走折线,像一条盘山公路通过分水岭山脉。整个工程要挖4000公里渠道。
1950年代末引洮工程规划
当时的中国只有一个汽车厂,还没有生产工程机械的能力,4000公里的渠道都要靠人力挖出来。1200万人的甘肃省,在动员了十几万民工,超过人口的1%,声势轰动全国,人民日报多次报道工程进度,表扬甘肃省的决心。
1958.11.16第5版(人民网有电子版但需要登陆才能看)
1959.1.18第2版
1959.6.7第5版
https://www.laoziliao.net/rmrb/
但是,事实证明甘肃省低估了工程难度,人力对付不了山区的南北分水岭,工程进度远远落后于2年完工的预期,财政开支却远远超过了当初的预想。
从1958年持续到1961年,甘肃省投入了6000多万劳动工日,建设资金1.5亿元,耗尽了甘肃这个农业穷省的投资能力,没有完成任何一个工程节点。而同时全国经济都进入了困难时期,没有能力支援甘肃。所以,1961年6月,引洮工程全线停工。1962年宣布彻底下马。接下来几十年,引洮工程几乎是劳民伤财的代名词。
到了20世纪末,甘肃省才敢重新讨论“引洮项目”,2002年国务院批准了项目建议书,并且同意中央财政承担四分之三的成本。
1958年,引洮上山工程最艰巨的九甸峡工地一角(茹遂初 摄)
1958年,甘肃,民工们用自已制造的土火车运土(茹遂初 摄)
1958年,民工们在自办的木土厂里,制造施工工具 (茹遂初 摄)
1958年,甘肃,民工们创造的三轮运土车(茹遂初 摄)
1958年,勘测人员在测量渠道(茹遂初 摄)
1958年,甘肃,测量队员在悬崖削壁上工作(茹遂初 摄)
http://www.cpanet.org.cn/detail_picdetail_122747.html
2021年的今天,引洮工程完工了,但是陇中干旱地区的人口也比当年翻了好几倍,这每年5亿立方米的调水量长远看,只能算是解渴。所以甘肃还在筹划从长江水系的白龙江引水,工程规模预计是引洮工程的好几倍,不仅要解决喝水问题,还要解决一部分工业用水。
在历史上比较湿润的时期,陇中是富裕地区,秦汉时有“天下富庶无如陇右”的说法。现在农业不是决定性产业了,但是从资源看,仅仅庆阳地区就有40亿吨油气、2300亿吨煤炭的可开采储量。在西北风电光电大发展的背景下,这里的资源恰好可以用来建火电厂,解决新能源的波动问题。如果水够用,造坑口电厂都能把引水工程的投资赚回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917858472991746&wfr=spider&for=pc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HMLBLT0534JTI0.html
另外,渭河流域缺水的问题,不仅仅影响甘肃一个省,甘肃在上游引洮河补水,它的邻居陕西省在下游,也马上要搞定一个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汉济渭”。
我们再看中国地理大区划图,除了甘肃省跨越南北分界线之外,陕西、河南、安徽都是跨越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省份。所以,除了国家级的南水北调之外,这几个省都在搞局部南水北调。281期 “不南不北”的安徽,自己搞“南水北调”我们介绍过安徽河南的“引江济淮”工程 ,现在“引汉济渭”也快要完工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433157641033831&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903217963976075&wfr=spider&for=pc
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
黄金峡水利枢纽建设现场
不过,陕西境内的秦岭实在太高,引汉济渭工程做不到自流引水,只能是先在秦岭南坡抽水汉江水,在接近秦岭主峰的蓄水库再打隧道,穿越秦岭流到西安。整个项目最关键的控制工程“秦岭引水涵洞”,单洞长98.3公里,马上就要贯通了。
http://www.cnr.cn/sxpd/dqzs/20210722/t20210722_525540873.shtml
考虑到汉江本身水位有限,还要供应下游的中线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所以陕西并不指望这条秦岭隧道解决全部问题,还规划了一个远景的调水目标,从嘉陵江调水,越过分水岭直接补充给汉江,这是一个复现历史水文环境的项目
一般认为,先秦时代,嘉陵江的上游“西汉水”,曾经是汉江正源,本来就流入陕西省汉中地区。到了西汉早期,陕西武都地区发生大地震,严重改变了地形,西汉水才和汉江分成两条水流,流入四川。现在嘉陵江几乎每年都有洪水,如果能在上游蓄水调给陕西,可以同时改善四川和陕西两个省的水文情况。希望中国能趁着现在工程能力强,把这些地理上有可行性的工程都做起来。
好,感谢各位观众,343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日再见!